资产证券化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创新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美国证券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其6万亿美元的市场运作规模容量点燃了亚太国家资产证券化的渴望,今年3月,随着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正式试点推广,必将在中国金融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资产证券化高峰论坛(2005深圳)即将召开前夕,记者电话采访了美林证券高级副总裁孙成友和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祚君律师。
孙成友表示,中国与其他欧美国家和韩国、日本等相比,由于中国独特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环境,使得中国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运用实践上,中国在资产证券化目前都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美林证券参与2005中国资产证券化高峰论坛的目的就是不但要关注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最新发展,与中国相关机构共同探讨国际运作模式和适合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的有机结合,在中国逐步加大吸引跨国公司通过信托、证券投资等方式进行投资的政策同时,也在进一步鼓励外资积极参与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与处理,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王祚君律师介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因为缺乏国外配套的《资产证券化法》,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之下,因为受到连续赢利记录、净资产收益率等限制,资产股票化、债券化、基金化难以实现,这意味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始主要还局限于资产的信托化模式,通俗的称为准资产证券化。同时,信托归属银监会管理,涉及面窄,操作产品和经验较成熟,相对运作起来相对容易。
与银行贷款相比,资产证券化下信托融资有以下优点:一是降低公司整体融资成本,节约了财务费用;二是融资期限较长,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三是根据信托的法律特点,公司可以在不提高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实现融资,优化了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比如融资方可以把厂房、机器设备等非流动性资产,以及在建项目的预期现金流等相关权利设立证券化信托产品,通过信托机构向广大的投资者发售,从而筹集所需资金。通过这样的融资模式,就可以将非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流动性极强的现金,能够很好地解决融资方的现金支付瓶颈,还可以加快总资本的流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资本的使用效率。
同时,王祚君律师介绍,证券化下的融资模式有利于企业战略性并购。由于这样的融资操作具有表外会计处理的特点,其资产从并购方的资产负债表上剥离,并且确认现金收入,负债不变。正是因为在获得现金的同时负债不变,所以利用资产证券化下的融资能有效解决资金不足,并且优化并购方的财务结构。
中国资产证券化高峰论坛(2005深圳)将开始重点探讨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实际运作模式,包括目前中国企业界迫切需求的新融资模式,解决企业项目融资的操作空白和运作理论体系空白,提升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和效率。[文/梁宇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