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扩大信贷消费有待于健全社保体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09:40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章永哲

  《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是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这已经是央行第二次发布该报告。

  近年来,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迅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对此
,《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对我国去年消费信贷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指出,由于当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导致储蓄率相对提高,消费需求放缓。

  1997年以来,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截至2005年年末,全国消费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约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1%。但区域消费信贷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消费信贷市场也因此扩张迅速,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占全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70%以上。其中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山东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均已超过1000亿元,广东最高,超过3600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的比重为17%;上海其次,超过2800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的比重达到20%。但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多数省份个人消费贷款在人民币贷款中的比重不到10%。

  数据显示,虽然1997年以来消费信贷取得了长足发展,但2002年以后增速放缓,2005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低16个百分点;大部分省份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一些省份还出现了负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消费需求的相对放缓。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有所下降,储蓄率相对提高,这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成,老百姓出于养老、医疗等原因不得不积累大量预防性储蓄有关,也与为购房和子女教育而储蓄以及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有关。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的消费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家庭虽然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面对社会保障的缺乏和预期收入的不稳定性,消费能力受到抑制。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抑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原因。中国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今年1月26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钱,造成我国产生过高的居民储蓄率。他建议政府应该通过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改革,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使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到正常水平。

  造成我国消费信贷增幅放缓的第二个原因是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其中,利率上调也对消费信贷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2005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

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的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20%提高到30%。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取消后,消费者房贷支出增加,因此,各地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了

持币待购、提前还款及全额付款比例上升等现象。据统计,2005年北京居民人均购房支出1105元,比2004年下降30%;上海7至12月连续6个月住房贷款负增长;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招商银行反映,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额达正常还款额的三倍。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从2005年开始实施,对金融债权的维护带来困扰,金融机构不得不提高住房贷款准入门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信贷增长。

  造成我国消费信贷增幅放缓的第三个原因是消费信贷市场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手段。由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正在建设中,且缺乏合规的担保中介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金融机构被迫对大多数消费信贷采取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并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财产抵押、担保,这不仅给借款人带来不便,更增加了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成本,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扩张。

  提供更多的风险防范手段是解决消费信贷增长放缓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这方面,我国应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健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完善消费信贷商业保险制度及相关的风险评估及风险分担中介体系,为消费信贷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市场环境支持。在拥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具有良好的风险防范手段之后,我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和信贷需求才有可能得到释放和满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