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深发展2500亿供应链金融 目标指向中小企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 17:24 财经时报 | |||||||||
作者:邓妍 供应链金融的独特魅力在于,能促使商业银行跳出只为单个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局限,创新性的让银行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和供应链全局,来考察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业传统的观察视野、思维脉络、信贷文化和发展战略
为一家铜加工企业提供三年贸易融资服务后,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创新步伐似乎越走越坚定。 《财经时报》从深发展内部获知,深发展最近已正式整合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其目标明确指向解决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资金在供应链中的不平衡问题。 所谓供应链金融,是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在深发展内部人士看来,几年的实践,已经使得他们意识到,供应链金融能促使银行跳出单个企业局限,从全新的高度和供应链全局来考察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从关注静态转向企业经营的动态跟踪,这从根本上,让银行业的观察视野、思维脉络、信贷文化和发展战略都得以创新。 企业的困扰 吕静所在的X公司(化名)是一家外商投资铜加工企业,具有工艺先进、管理先进的技术优势。然而三年前,X公司完成基础生产线投资后,即陷入一个棘手困境——急需投入较多流动资金扩大产能。 但它们公司自身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也因此由大型生产型逐渐转变为来料加工型企业,企业利润进一步被摊薄。同时,因产能不足,无法达到规模效益,公司已接近盈亏边缘。 吕静向《财经时报》透露,她们当时将厂房、设备等有效资产抵押在银行申请了中长期贷款,但还是难以找到有效担保人的担保。企业急需一个不同于传统担保模式、低成本、额度较大的流动资金贷款以扩大产能,达到规模效益。 深发展当时正在探索贸易融资方面的一项创新服务,这项服务让X公司与深发展不谋而合。 深发展有关业务部门经过调研后发现,X公司上游均为知名大型企业,难以取得赊销信用支持,但X公司也具有下游较为分散、销售按时回款、订单充足和交易链条清晰、交易对手资信可靠的优势。 在深发展的专业人士看来,X公司完全可以利用交易环节的改善、金融产品的灵活运用和对交易对手的自行捆绑,构建“封闭运行、单笔操作”的融资条件,达到贸易融资的要求。 银行的药方 针对X公司不同的贸易背景,深发展为其订做了多套融资解决方案。《财经时报》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方案分别针对境内采购、境外采购、境内销售等不通模式区别制定。 比如,境内采购A模式为“采用商业承兑汇票保贴+票据代理贴现模式”。具体而言,银行与上游W供货商及X公司签订三方协议,预先设定X公司作为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代理人,代理上游W供货商背书,然后,凭商业承兑汇票和保贴函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后,银行直接将贴现款转入上游公司指定账户。 境内采购B模式则为采用存货质押。对于无法签订三方协议的上游化工厂,由银行、X公司与银行指定仓储机构签订《仓储监管协议》,客户将存货质押给银行,仓储机构入场24小时不间断监管。并由银行向X公司提供授信,款项直接支付给上游的Z化工厂。在客户补交款项赎货后,银行向仓储机构发出放货指令。 深发展有关业务部门的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在给X公司融资3年后,银行与企业取得了双赢效果。X公司销售收入已从2002年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5亿元,银行客户也从X公司扩展到整个贸易链条,实现了授信主体与风险的分散化控制。 新业务缩短创新周期 在深发展内部看来,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中首倡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细分领域的引领者,并非偶然。 以往,深发展的业务人员在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就曾注意到,这些业务多数只服务到某一个供应链段落两端的上下游企业。 他们逐渐发现,产业经济的发展已从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产—供—销”供应链中的各企业更从竞争走向竞合过程中。新形势下,亟需银行创新和提升贸易融资服务水准。 深发展内部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顺应产业竞争升级为供应链协作竞争的态势,供应链金融应时而生。从1999年开始,深发展即规模化经营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6年过去,这项业务拓展带来的良性循环使得深发展业务创新周期不断缩短,货押融资、票据融资和能源金融等也在业界居于领先。 据了解,自去年7月正式确定深发展的公司业务“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战略转型后,深发展贸易融资投放力度迅速加大。2005年全年,深发展累计投向供应链贸易融资的资金总额超过2500亿元,累计扶持超过1万家中小企业实现了业务成长。 目前,深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保持了较好的资产质量,以货押业务为例,这项业务开办5年来,不良率维持在0.5%以内。 在银行业内看来,随着商业银行传统收入来源——利差的不断缩小,拓展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的竞争正在不断升温。如何尽快地在相关业务领域展开金融创新,将是未来商业银行成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