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担保中心还不够,用财政资金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或者建立农作物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是完善农业产业金融风险机制的发展方向。
信报记者 胡苏 报道/摄影
贷款有些难
2006年3月30日,站在春日的暖阳中,望着仙女山上属于自己的那500亩青绿牧草,曾宪洪在内心构想产业前程。但他心里惦记那份送交县经委的《优质肉羊基地可研报告》,如果能得到认可,他还需要500万的贷款。
“获得贷款有些难”,曾宪洪把希望放在了“武隆县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如果担保中心能通过,还有银行方面的认可。
曾宪洪寄希望的“武隆县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在重庆市面上还是首家以解决农业产业缺乏抵押、信贷资金难注入的担保中心。而在去年,曾就在担保中心尝到了甜头。
去年,曾成立了“武隆县洪松波山羊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建立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扶贫项目“纯种波山羊引进及技术培训”。
“当时公司要钱”,曾宪洪就向银行方面提出贷款50万的要求,但被银行方面拒绝了。
“不贷钱给曾宪洪,银行方面也是有技术考虑的”,武隆县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主任黎谦对记者说,银行在向农业发放贷款时,首先看到的一个现实就是农业贷款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
其次,由于农业弱质性,加上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财务管理相对不够规范,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变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由此带来企业融资的潜在风险比较大。这些经营组织要发展,在信贷上就很难取得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
保大放小
但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政府和银行都看到了重庆市农业的经营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过去单纯的粮油种植,开始向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农业生产要素构成也不再是过去的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开始向资本、智本密集型转变。
黎谦说,比如农户,需要贷款的用途也由过去单一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生产资料,转变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和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的诸多环节,资金用途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要求贷款金额呈扩大化特点。由于农村资金需求量急剧增加,农业信贷投入不足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然而目前在农村为它们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信用社,正在改革中的农信社能为它们提供的贷款服务产品很少,并且手续比较繁琐,对贷款主体要求较高,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农户仍然面临“贷款难”。
当地银行在调研中发现,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农户贷款面临“担保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大原因是对农业的投入缺乏资金来源,并非是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不愿投入或是不想投入,而是因为他们向金融机构要求贷款时往往碰上“担保难”。农业资产的表现形态主要是花木、果园、茶叶、牲畜等动产,而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又是租赁性质,土地承包抵押在开展担保的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大难度,上述动产往往又不会符合金融部门规定贷款抵押物的标准,因为一些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又没有专门的担保基金或机构为他们提供担保。
政府风险
问题的关键大家都已看清,2005年初,武隆县合作农业银行向县农业办公室建议成立“农业信用担保中心”,旨在解决农业产业缺乏抵押、信贷资金难注入的问题。
担保中心主任黎谦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政府很快同意了该建议,当时考虑到人员的优化组合,就将“农业信用担保中心”放在县经委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一班人马,两块牌子。政府给了农业信用担保中心300万的担保资金,“但这笔钱现在都还没到担保中心的账上,我们只能将用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钱来支持这边。”
由于担保中心没有多少担保资金,对所要求担保的农业龙头企业的考核制度很是严格,首先看贷款项目可行性,再考核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如出现有抵押状况的也会被否定。担保的对象主要是全县种养业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
担保中心成立后,曾宪洪第一个被考核,虽然过关了,但他仍然看到了银行方面对他这个产业的不信任。“我要50万,但只给了我20万,银行方面也向我直言是不怎么相信养殖业”。他对记者说。
尽管曾宪洪对所需贷款“缩水”有些情绪,但他还是要感谢担保中心对他的信任,并为他付出的贷款总额20%担保资金,因为按规定,该中心必须在武隆县农村合作银行设立担保资金账户,按担保额的20%存入担保资金,如果担保贷款不能按时偿付,由双方共同组织催收与追偿,对逾期6个月仍无法收回的贷款,经核实后,由担保中心首先承担70%的代偿责任。经担保中心组织追偿仍未收回贷款而造成的损失,由担保中心承担损失额的70%,合作银行承担损失额的30%。“这就说明,扶持一个农业产业,政府有了风险,才不能乱拍板。”
不能独秀
由于目前全市只有一家农业信用担保中心,专项担保资金仅有300万元,担保中心的成立,无疑会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了信贷办理手续,为农业信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尽管农业担保中心为农业贷款难解决了许多燃眉之急,可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比,仍然感到担保规模小,破解不了贷款难这一瓶颈,业内人士认为,全市就一家担保中心,仍然会严重制约担保中心为农服务的能力。
政府可否考虑在民间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公司?另一种看法认为,担保公司本身也存在一些隐患,如果担保范围相对较窄,担保资金额度偏少,担保认可的金融机构单一,合作机构风险联动机制缺失。加上农业企业对市场变化,天灾人祸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又增加了融资担保的潜在风险,因此一旦发生风险就会难以控制,会影响到整个农业担保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仅有担保中心还不够,用财政资金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或者建立农作物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是完善农业产业金融风险机制的发展方向。” 社科院专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