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成就彰显我国支付体系建设进展加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9:25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本报讯 记者宋焱 王春贤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工作会议于1月20日至21日在安徽合肥召开。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出席会议并讲话。苏宁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支付体系的建设,要下大力气调动各市场主体进行支付工具和相关金融业务创新的积极性,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和普及,改善社会支付信用环境。 苏宁指出,2005年,在人民银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支付结算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
苏宁强调,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是经济金融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是维护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维护支付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支付体系建设工作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进一步加快支付体系的建设。 苏宁对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06年的支付结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支付系统建设方面,一是要在2006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小额支付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满足社会各种支付特别是公共支付的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央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二是继续完善大额支付系统建设,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要在2006年上半年正式启动自动质押融资功能,改进大额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快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监控系统的建设;抓紧拟定包括中外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机构在内的涉及所有支付系统参与者的准入、退出管理办法,完善支付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三是建立以影像技术为支撑的全国票据交换中心和区域性票据交换中心,构建适合国情和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票据交换模式,逐步实现支票全国流通。2006年要组织建设全国票据中心,并实现京津冀三省市与南部一两个省市的支票跨区域流通试点。四是抓紧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论证并确定建立境内统一外币支付清算系统的方案,并组织实施。五是以现行会计核算体制为基础,以与现代化支付系统有机整合为目标,并适应商业银行法人一点接入对其准备金管理的要求,争取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 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方面,苏宁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金支付占整个支付交易金额的比重仍很高。人民银行应下大力气,调动各市场主体进行支付工具和相关金融业务创新的积极性,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和普及,改善社会支付信用环境。一是继续鼓励和推广票据使用,推动票据市场稳步发展。既要防范票据欺诈风险,又要充分发挥票据市场在丰富支付手段、传导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和提高社会信用方面的功能。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使用票据,促进企业间支付结算的规范化。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采取创新手段推动商业承兑汇票发展,促进商业信用的票据化。三是要以小额支付系统建设运行为契机,拓展各类非现金支付业务,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服务水平。要加强组织、宣传和协调,动员系统参与者和相关各方,积极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办理业务,提高系统资源利用效率,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的支付清算服务。四是认真落实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银行卡。五是研究制定有关新兴支付工具和方式的规范管理措施,防范支付风险,维护市场秩序。 在支付体系法规制度建设和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方面,苏宁强调,随着经济金融市场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的支付结算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补充、修改和完善,人民银行要建立健全支付结算法规制度和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加强票据法律制度的建设。建议有关方面根据目前票据业务发展的新情况,启动《票据法》的修改并同步启动《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等的修改工作,制定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换管理办法》。二是发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出台电子支付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引导非银行机构从事电子支付业务的行为,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四是切实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尽快补充完善有关制度。通过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提供促进账户实名制的技术手段,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五是完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其对账户管理相关制度规定的支撑功能,抓紧总行级次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六是建立支付体系风险监督机制,关注系统性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局部性风险。七是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支付信息分析体系,充分发挥支付业务信息服务于支付结算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功能。 苏宁最后强调,要大力改善中小金融机构和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条件,按照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把支持“三农”工作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积极拓展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手段。要推广贵州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