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淡马锡入股中行路径多样 汇金倾向定向增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 16: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穆 凡

  北京报道

  1月6日,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银行已向上级部门上报数套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下属的亚洲金融开发公司投资方案,正等待审批结果。

  其中,最新的方案之一是将淡马锡的投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汇金转让部分老股,第二个阶段是在中行公开上市之际,淡马锡按约定购入部分新股,两者合计5%。

  支持这套方案的理由是,相对于老股东转让存量股份而言,增发新股要增加注册资本和股东,需要银监会等相关部门批准,并到工商管理局变更登记,程序较繁琐,耗时较多,无益于中行尽快上市的目标。

  而汇金公司比较倾向于中行向淡马锡增发5%的新股。具体是,汇金公司不再向淡马锡转让5%的股份,由中行向淡马锡定向增发5%的股份。根据今年8月双方签署的协议,淡马锡投资31亿美元购入中行10%的股权,其中5%由股东汇金转让老股,另5%由中行增发新股。

  来自中行的知情人士分析,股权的存量转让和增发各有利弊,究竟如何选择取决于很多因素。在中行看来,转让老股对转让双方而言承担的责任更重,中行希望转让给今后与它同舟共济的战略投资者;增发新股相对来说更灵活,受市场影响较大,购买方的投机性也更大。而淡马锡身为投资公司,被普遍认为是财务投资而非战略投资。在这样的情势下,增发新股的种种繁复显然不成其为主要的考虑因素。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淡马锡在中行的投资者地位正在发生变化。中行曾多次在正式的场合下将淡马锡称为“战略投资者”,其行长助理朱民也曾说,双方将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方面开展合作。

  对此,一位参与中行战略投资者引进的人士认为,对中行而言,如果淡马锡仅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其没必要跟中行在一些具体领域开展合作。“实际上,中国银行与淡马锡的这项投资合作耗费了这么长时间,与中行、汇金、

银监会几方的认识差异也有一定关系。”这位人士认为。

  如果向淡马锡定向增发5%的方案获得批准,淡马锡的投资成本可能会上升。“增发新股和转让老股之间肯定有一定的价格落差,预计淡马锡的成本比以前增加较多。”前述人士分析说。

  不过,一位投行人士认为,从汇金的股东权益来看,不论是直接转让股份还是增发,都是股东权益的稀释,从根本上并无多大差别。“要避免争议,其实不在于售出股份的比例、价格,关键在于引入投资者时程序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对中外投资者同样公平。”该人士说。

  此外,针对媒体对中行向港交所递交A1上市申请表的各种报道,央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表示,如果中国银行递交了上市申请,应当向外披露。换言之,中行目前尚未正式提交上市申请。

  王兆文同时表示,

中行上市目标是“尽快”,关键是等待合适的市场窗口和自身的准备工作,并不会顾忌其他上市银行的因素。“今年
资本市场
的兆头不错,对下一步工作我们很有信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