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改革与监管进入攻坚阶段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10:13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亮点·2005金融篇 FN记者 韩雪萌 不久前,建行以每股2.35港元的发行价格,在香港上市并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国际市场上发行价格的确定是一个市场行为,建行此次上市获得的良好价格,充分说明
公司治理重在量化考核 2003年底,中国政府决定先行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希望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其改造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次改革将有利于为整个银行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也为银行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否成功,关键要有量的考核。按照改革的“三步曲”,今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快速进行,并触及了历史上银行改革从未有的深度。银监会按照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善公司治理的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拥有上百年股份制管理经验的大公司、大银行,都因公司治理不健全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并使之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确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真正取得实效,银监会参照国际大银行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指标,制定并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指引》规定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十个方面的要求,还规定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三大类七项考核指标,即两家试点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要在经营绩效、资产质量、审慎经营等主要方面,达到并保持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等以上的水平。目前,《指引》已成为中、建两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对工、农两行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指出的是,鉴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形势变化,银监会正在着手对《指引》作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国际先进银行有三个重要标杆,即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卓越的财务表现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银行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科学发展,借鉴国际经验,着力改革创新,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切实把银行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为保证改制的国有商业银行能够真正“脱胎换骨”成长起来,银监会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和规范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起草《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同时,为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做好财务重组工作,及时下发通知,对中国工商银行第二次不良资产剥离发出风险提示,防止不良贷款剥离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为此,今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我国有19家银行入选,其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已进入前25位。国际著名的标准普尔公司日前也调升中国七家商业银行信用评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银行业信心增强。 这些成果极大地增强了国内外市场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 农信社新的监督管理体制基本确立 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以后,作为分支机构最多、惟一一个与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责无旁贷地成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是,由于历史包袱和机制问题,能够有效向农村源源不断输送资金的农村信用社数量十分有限,这使得中国不得不将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自2003年6月启动以来,目前已经扩大到全国30个省份(西藏没有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村信用社新的监督管理体制基本确立,省级政府分别选择了组建省级联社(26个省区市),改制为全市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市、区(县)两级法人的农村合作银行(天津市)等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各地从实际出发,分别采取了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三种制度模式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县乡两级法人等四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改革原则。截至2005年10月末,全国共组建银行类机构57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1家,农村合作银行46家,另有9家银行类机构批准筹建;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325家,另有200家已批准筹建。经过改革,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总体抗风险能力有了显著变化。 改革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根据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05年10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总资产3.6万亿元。2004年实现了营运十年来首次盈余。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15.9%,比2002年末下降21.4个百分点。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万余亿元,农业贷款占其各项贷款总额的47%,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重85%,在支持和服务“三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银行业风险处置能力增强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银行业的有力支撑,但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隐患也往往是金融风险。国际上因盲目发展而导致银行破产倒闭进而引发金融、经济及社会政治危机是多有先例的。银监会成立以来,始终以降低不良资产为重点,加强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 银监会成立以来,确定了“提高五级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监管新模式,始终把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努力,实现了商业银行2003、2004和2005连续三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下降”。特别是2005年,银监会利用包括贷款偏离度检查、贷款迁徙分析、同质同类比较等科学的监管手段,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科学监测,促进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以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使商业银行抗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截至2005年9月末,全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了5502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下降到8.6%,首次下降到一位数,比年初下降4.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持续保持了“双下降”。资本充足率达到8%要求的商业银行已达35家,其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8.1%。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全面开放时间的日益临近,国内银行所承受的压力将上升,困难与问题摆在眼前,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当前,中国的银行业正在经历蜕变,走在锐意改革的快速路上。然而,要实现改革目标,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无论是对于正处在改革快道上的商业银行,还是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会来说,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