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辉煌的十年 写在上海银行成立十周年之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11:08 金时网·金融时报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 刘士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央行供职快十年了。这十年里,有六年从事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工作。全国各城市商业银行(原称城市合作银行)都是由原城市信用合作社
合并重组而设立的。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重组初期的管理难度要远远大于原来的单一企业,在整合的过渡期内,管理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新兴的一类股份制商业银行,他们在建立初期都面临共同的困难、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使命,所以在这期间,我每年至少到上海银行搞一次调研或开一次座谈会,目的是总结、探索和研究城市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路子。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银行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了企业合并重组后管理上的危险期,经过十年的拼搏,发展成为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领头雁和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中等商业银行。我认为其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因为该行处于经济金融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并得到当地党委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因为该行从建行初期就树立了“客户为根、稳健为本、开拓创新、发展特色、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和凝聚全行职工的“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还因为该行管理层始终具有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加快创新、促进发展的勇气与毅力。

  今天,每当回想起与上海银行的合作,历历在目,感慨良多,印象颇深的有四件事,这里和大家聊聊。

  头一件印象深的事:抓住更名之机,创建品牌形象。

  记得是1998年,经国务院同意,全国各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改为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商业银行。由于香港有上海商业银行,台湾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此,经请示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上海银行”。上海银行通过更名这一契机,导入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实施了品牌策略,加强了自身行为规范,提高了市场知名度,从实质上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

  另一件印象深的事:痛下决心,加快建立一级法人体制。

  经历过那个时期金融业改革的人都记得,包括上海银行在内的各城市商业银行均是在原城市信用社基础上合并重组而来。在当时特定条件下,许多人不了解“一级法人”在公司制度上的深刻内涵,亦不熟悉或不接受与一级法人体制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在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上非常类似于信用合作社的联合社。各支行(原信用社)独立性太大,导致老的问题(如账外经营、违规放贷、虚假利润等)暴露不出来,新的风险不断发生。

  如何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是一件摆在监管部门和城市商业银行管理层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事。我和原银行监管二司的同事,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借鉴国内外一些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做法,起草了一个包括资金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账户管理、信息管理等在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的通知。这个通知在征求城市商业银行意见时,大家均表示执行难度太大,亦担心管理力度加大导致业务骨干流失和客户流失。经过几次讨论修改后,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天津商业银行、南京商业银行,以及一批管理理念相对领先的城市商业银行基本统一了认识并带头执行,而且在实践中执行力度、进度均比通知要求还要严格。

  这个话题,今天对于上海银行来讲似乎是个过时的老话题,但对一些金融机构来讲,仍是有待完成的迫切任务。因为没有严格的形似与神合的一级法人体制,何来严密的内控和风险防范机制。

  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大胆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改善公司治理和转换经营机制。

  人民银行原银行监管二司,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一直在研究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国内中小商业银行,而且当时的着眼点仍放在提高资本实力上。

  上海银行早在成立之初,就与世界银行集团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全面接触,谋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投资参股。我们对此也十分关注。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并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于1999年9月批准了国际金融公司参股上海银行的申请,上海银行成为内地第一家外资参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第二家外资参股的商业银行(1996年10月光大银行吸收亚洲开发银行参股可以算作第一家)。2001年12月29日,上海银行又吸收了汇丰银行和上海商业银行参股,国际金融公司增持了股份,成为内地第一家由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参股投资和当时参股比例超过15%上限、达到18%的商业银行。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海银行在国内银行业率先导入了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和规则,优化了股权结构,逐步形成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了“以引资为载体、以引进管理理念与技术为目的”的目标。

  在此期间,我多次与国际金融公司派出的上海银行董事蓝德彰先生(JohnLanglois)交流,探讨上海银行及中国中小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的思路。我清楚地记得,蓝德彰先生第一次和我见面,开门见山地向我(时任银行二司负责人)提出的几个问题: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分类不合理,无法全面准确反映资产的风险程度;中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不合理,风险拨备没有提足,怎么能分红和纳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东只关心分红和从银行取得贷款,而不怎么关心银行的资产质量;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与管理层职责不清,董事不知道自己的权力、义务与法律责任……这些问题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动,亦可以说是震惊,使我和同事们深入地思考监管者的责任与理念。

  以后,在吸收国内企业股份制改造在制度安排上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并制定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记得在制定这个指引的过程中,我们也多次派员到上海银行进行调研,上海银行也为我们介绍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经验。

  现在看,上海银行的实践,又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决策以及引进具有国际标准的战略投资者、转换经营机制、不失时机上市等制度安排是十分正确的。

  最后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肩负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发展的重任,积极支持和推动城市商业银行管理与服务的联合。

  我们反复研究后认为,上海银行在改革、管理与发展方面的经验,完全值得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学习或借鉴;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的经验亦值得上海银行学习与借鉴。如果全国各城市商业银行不从管理与服务方面进行联合或资源共享,就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全行业的发展机遇。这一点是全国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共识。上海银行牵头会同有关城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开始了一些探索,如1996年在上海银行内设立“城市商业银行清算中心(筹)”,开始为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提供清算服务,从而率先迈出了城市商业银行资源共享、提升管理与服务能力的第一步。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对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信誉产生了巨大冲击,一批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以及两家小银行倒闭了。由此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信誉和融资能力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流动性十分脆弱,我们十分担心城市商业银行出现系统性风险。因为当时我们处置金融风险的人员、经验及制度均不足,尤其是缺少存款保险制度,而且一旦城市商业银行出现系统性支付风险,必将波及到其他大中型银行。为此,我和同事们更加关注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合作事宜。经人民银行领导同意,我们与上海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推动成立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向社会公众宣传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宣传国家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方针与政策,并针对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各种突出问题,选择解决跨行跨区清算问题为突破口,支持配合行内有关司局推进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清算中心的建设与发展。2002年7月,人民银行正式批准由上海银行牵头组建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标志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从此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规范的、系统的资金清算平台,由此亦带动了整个城市商业银行服务水平与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市场信誉的恢复和提升。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各城市区域内发展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在银行业全面扩大开放的今天,它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联合与创新就具有了更新、更深的内涵,亦许更加紧迫和现实,需要大家以更大的勇气和更高的视野来共同探索、研究和推动。

  有关上海银行的记忆,还有很多,这里只摘其要。这些回忆与感想,或许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或许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有些启迪;或许对我国金融事业的改革发展有些启迪。

  在上海银行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老服务员,衷心祝愿上海银行按照“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思路,稳步健康发展,并同全国各城市商业银行共同努力,共同成为一支业务特色突出、金融服务高效、治理结构规范、运行机制健全、资本实力充足、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我期待着这一天,并将为此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