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新流动性困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 14:3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孙 铭 11月9日,央行发布了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报告中,央行对当前的货币信贷如是描述:货币总量增长有所加快、金融机构存款较快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平稳增长,基础货币增长有所加快。在看似平淡的言词背后,明显让人感到央行关注的一个问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困境。
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困境主要表现在:存款增长很快,而贷款没有同步增长;货币日益宽松,但信贷并没有相应增长。沉淀在商业银行体系内的资金日益成为银行难以背负的重担,商业银行为“钱多”所累。 报告显示,今年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0%,比年初增加3.66万亿元,同比多增8998亿元。而同期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年初增加2.06万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存款增长速度明显大于贷款增长速度。 从货币和信贷的增长速度来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2004年末,广义货币M2增长14.6%,人民币信贷增长14.5%,两者增长速度基本持平。进入2005年以来,两者差距在逐步扩大:2005年1月广义货币增长速度低于人民币信贷0.1个百分点,而到2005年9月前者已经比后者高出4.1个百分点。货币和信贷增速之间的喇叭口越来越宽。 商业银行当前的流动性问题与过去迥然不同。上世纪90年代末以前,受体制性的信贷膨胀及信贷资产质量影响,商业银行一直存在流动性不足的突出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呈宽松状态。至2005年6月存差资金已达8.3万亿元,是2000年的3.4倍。超额准备金占比居高不下。2000至2004年,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由4050亿元增至12650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94%。今年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平均为3.96%,比上年同期高0.3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79%,股份制商业银行为4.88%,农村信用社为5.30%。 目前,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问题越来越重视,加强了流动性管理,甚至对储蓄有所限制。中国当前的储蓄率偏高,而消费占GDP的比重偏低,再加上资本市场仍未复苏,资金持续向银行体系集聚。尽管近年来银行贷款增量巨大,但存款增速仍远大于贷款。 贷款增长乏力有深层次体制原因。经过这些年的改革,银行资产质量得以改善,贷款沉滞状况明显改变,并反映在贷款周转速度的加快上。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今年前6个月,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的收回额占发放额的比例分别达到95%、46.9%和72.7%,加之票据融资正在加速替代短期贷款,而票据融资具有更高的流动性,造成商业银行每年需要增加3到4倍的巨量贷款投放额,才能保证有新增贷款量呈正数,这也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长乏力。 另外,短期融资券、中长期贷款证券化对贷款的替代效应,金融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境外热钱进入的因素都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带来了影响。 如何解决这种流动性困境?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今后要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在全面分析预测第四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走势的基础上,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的节奏和力度,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努力保持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