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银行业开放渐趋高潮 外资行百年征战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06:5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文/陈澍

  在很多外资银行高管这边,他们不太乐意自己的银行被外界称为“外资银行”,因为在他们看来,有朝一日最好能“中外资打成一片”,中资银行能做的,外资银行也能做,想必这才是外资银行百年征战中国市场的一大夙愿。

  外滩,上海。

  在一排排看上去就很奢华的欧陆风格建筑“身上”钉着的商家铭牌,最多的无非两类:一类是以GiorgioArmani为代表的顶级服装品牌,另外一类就是从清朝末年就开始在中国追寻梦想的外资银行。

  其实在很多外资银行高管这边,他们不太乐意自己的银行被外界称为“外资银行”,因为在他们看来,有朝一日最好能“中外资打成一片”,中资银行能做的,外资银行也能做,想必这才是外资银行百年征战中国市场的一大夙愿。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所作承诺,到2006年12月,在华外资银行原则上都能享受和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

  其实这一苗头已经出现。在上海,那些时尚的小青年早已把“星巴克”当成是如今中国最新潮的“茶馆”,同样,他们也会因为持有一张印着Citi(花旗)或者HSBC(汇丰)字样的信用卡而得意。

  时至今年,中国金融行业已经跨入加入WTO后的第4个年头。这些外资银行手中究竟掌握着多大的魔力来拉拢客户的心。

  我们不妨以史为鉴来看一看。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随着一大批外国传教士来华,以及清朝政府与西方国家在贸易和政治上交流的加强,包括美国的花旗银行、英国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都纷纷来华安营扎寨,有些外资银行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为中国居民和企业办理简单的储蓄、汇兑等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各种原因,许多外资银行纷纷撤离,一直到1979年,日本的输出入银行(相当于日本的一家政策性银行)在北京首设代表处,再度拉开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序幕。接着1981年,中国第一家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香港南洋银行深圳分行获准设立,外资银行在华安营扎寨由此从“代表处时代”进入了“分行时代”。

  但是,真正使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提速的则是中国入世。2001年12月11日,在中国加入WTO的同时,政府也决定取消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对象的限制,并率先将上海、深圳、天津、大连4个城市作为试点。

  2002年3月19日,花旗银行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内地从事居民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紧接着3月27日,汇丰银行取得在京、沪两地同时全面经营外汇业务的资格。从此以后,外资银行又由“分行时代”提速进入真正的“分行从业时代”。

  业务起步时,因为外资银行离开中国市场多年,国民对外资银行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任,外资银行的客户群大多靠总部提供。一些在华设立独资企业的欧美商业巨头,成为当时外资银行存贷业务的中坚力量。

  这些情况其实也容易理解,就像中国银行在海外的业务重点是中资企业一样,这些外资银行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天然联系同样也是割不断的,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便是跟踪自己原有客户发展市场。

  不过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头两年时间里,外资银行普遍都是“存款缺、贷款也缺”,一些经不起折腾的外资银行,尽管拿到了分行营业牌照,最终仍然无奈地从中国撤离,这其中以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小型银行最为突出。前者是因为在2003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而后者则大多数是因为其总部对中国市场的发展过早失去了耐心。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7月19日 第五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银行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