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风险属性的银行业,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管理。近些年来,随着同业竞争加剧,银行风险呈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全方位风险管理更被提到攸关银行生存的重要地位。
2005年5月,中国银监会紧急召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行长开会,专题研究防范商业银行经营操作风险问题。带着这个热点问题,记者专门走访了中国建设银行,希望通过建行在
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研究个案,探索中国银行业防范银行操作风险的道路。
顾京圃,是建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认为,在防范操作风险工作中,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前提和基础。
在建行风险与内控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风险管理部设置了负责内部控制的专门处室,专司内部控制体系及操作风险管理方案研究并组织落实。各业务部门则根据内控原则分别负责建立对各自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程序。
众所周之,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就是强化内部控制。为解决建行内控基础薄弱的问题,经过充分论证、酝酿和筹划,“建行风险管理基础平台工程”于2003年正式启动,通过将国际成熟的标准化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标准方法引入到建行风险管理中,以“过程管理模式”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为工具来构建建行的内部控制体系。
经过一年多来对业务与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和分析,建行总行本部梳理出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基本功能模块170多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框架,形成了内控体系文件469份。在先期确定的几个试点分行的带动下,各一级分行总结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全部实现了内控体系试运行。目前风险管理平台工程正在全行系统顺利推广,内部控制体系已具雏形,为全面推进操作风险管理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风险管理基础平台工程”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将国际管理体系标准引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建行在内部控制理论和体系方面的重要探索和重大实践,银监会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04年6月,建行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和分类,在全行开展1998年至2003年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调查。形成了建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建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为加快推进建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实现操作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基础平台工程的对接,拟订了《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撰写了操作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报告等关键程序文件,初步搭建起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为实施系统化的操作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信贷组织体系的建立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经验基础上,通过多年改革完善,建行已经建立起以“坚持审贷分离,前后台分开,信贷审批、经营、风险管理独立履责”为主要内容的信贷组织体系。建行通过建立先进合理的信贷组织体系,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和信贷操作程序,积极有效的信贷人员选拔和培训体系,开发并运用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不断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平稳发展。
按照《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监管要求,目前建行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并通过工作部署、绩效考核、检查督促、责任追究等手段落实到各级机构的信贷经营管理活动中。这些制度措施主要包括风险预警、信贷授权、尽职调查、客户评价与项目评估制度、统一授信及集团风险控制、信贷独立审批、贷后管理、资产质量认定(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监测和考核、资产保全、信贷责任认定和追究、信贷检查和审计等12个方面。
建行于2003年9月在公司业务领域开始应用信用风险评级预警系统来识别、测量、评估、监控和管理信贷风险。通过构建经济分析、数理统计和金融工程方面的模型与方法,从行业、区域、产品、客户和债项等多个维度对建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全面、动态、标准化的评级和预警。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对风险进行科学严谨的测量、分析和识别,综合考虑国家、行业、地区、产品、交叉违约、客户和交易等7类因素,根据一整套预先设定的风险管理参数,生成内部信用风险评级结果,大大增强了建行主动对信用风险敞口实施管理和对公司类贷款质量进行监控的能力;二是通过跟踪可能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对特定的行业、产品或客户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三是实现了对建行的债权资产风险符合资本要求的自动化五级分类。
2004年初,预警系统通过了标准普尔的技术鉴定,其模型表现已经超过了亚洲其他银行在建模初期时的水平,人民银行专家组评价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2004年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之前,建行风险评级预警系统就对房地产、钢铁等行业发出了“蓝色预警”的信号,全行据此主动地采取了相应措施,及时把工作做在了前面,避免了过热行业信贷过度投放和不良贷款产生,为全年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赢得了主动。
为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充分发挥系统对信贷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支持作用,建行制定下发了《风险评级预警系统应用与管理办法》,并通过制定下发《2004年度行业、区域、产品风险评级分析与政策指引》,全面分析了行业、区域和产品等三大维度信用风险的水平、结构及变化趋势,提出资产优化方案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为信贷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抓紧研究建立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2004年7月26日,建行内控评级工程立项工作顺利完成。按照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的标准,建行制定完成《公司类客户信用评级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评级办法》和《中国建设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工作管理办法》,并对配套的模型工具进行现场分析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新办法的评级准确度高,操作流程清晰,在实际工作中能起到控制风险、支持营销的积极作用。从4月15日开始启动的CMIS数据清洗和补录工作,为提高建行内部评级工程的数据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要实现风险管理工作能力质的提升,单靠健全制度、监督检查是不能治本的,还必须从“源头”下功夫,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建立新的风险管理机制,真正实现风险管理的独立化、垂直化管理。按照建行股份制改造的总体部署和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目前建行已形成《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整体方案》、《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改革试点方案》,同时成立了17个工作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确保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尽管建行在风险管理上先行一步,但对照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建行在信贷及风险管理诸多环节还存在差距。如在信贷管理的全流程缺少统一的风险控制。由于传统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银行内部各部门职能划分,客观上导致了全行信贷与风险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不平衡情况,信贷业务流程中风险控制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经营管理方面也容易出现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方面发生的操作风险事项远远大于贷款审批和发放环节的风险,反映出在信贷管理的全流程风险控制中还缺乏统一、整体化的风险控制;重信用风险管理、轻操作风险控制,重审批把关、轻贷后管理等现象在一些分支机构中还比较严重。
信息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但是目前信贷业务管理的信息支持还比较薄弱。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的基础管理还比较薄弱。从大量的案例可以看到,管理疏漏、制度缺位、约束不力等仍是不少信贷资产发生风险损失的重要原因。基础管理薄弱的一个突出原因是行政化、机关式管理的惯性还没有完全消除,大量的管理活动还是通过“红头文件”进行,无法适应现代商业银行高效有序运转的需要。建行在推进“风险管理基础平台工程”过程中,发现一些分行存在大量的无效、重复或者相互抵触的文件或条款,造成了管理上大量的错位、缺位、越位的现象,制约了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
顾京圃告诉记者,建行目前推进的内部评级体系(IRB)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就是客户的信息质量问题。其次是内部信息。信贷业务的内部动态监测和日常管理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高。建行虽然建立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的信息系统还有差距,需要尽快研究开发信贷业务流程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从根本上提升信贷经营、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化水平。
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信贷与风险管理技术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信贷管理技术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信贷风险定量化管理相对落后,管理工具匮乏。量化管理是西方先进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还主要停留在定性或指标化的管理阶段,因此,必须加紧研究,通过引进现代金融理论、数理统计技术和各种精致的模型对信贷业务进行科学准确的量化管理,为信贷决策、贷款定价等提供支持,从经验主导的传统信贷管理向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管理过渡。
目前,建行对信贷风险的量化管理研究(风险评级预警系统)已经起步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当前还需要加快进度,尽快优化并全面应用到信贷经营管理实务之中。
应该说,全面提升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十分紧迫,也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一方面,需要花大力气夯实管理基础,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健全规章制度,扎扎实实地补缺补漏;另一方面,需要瞄准现代商业银行的最新管理技术和手段、巴塞尔资本协议等风险管理的先进实践经验,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迈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谋求跨越式的发展,力争快速、全面地提升信贷经营管理水平,迎接与国际先进银行同台竞争的挑战。
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为保证建行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风险管理没有句号,正在改革中的建行,目前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正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垂直的风险管理体制正在形成。今天,正在股份制改造道路上稳步前进的中国建设银行,一如既往地在这一没有终点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