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为中国经济走出去提供强力金融支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 13:36 金时网·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走出去”。这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国家长期的经济战略。走出去,看似是个别和单纯的企业行为,但是它却关系到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竞争与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6月初,中国进出口银行会同财政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及国际金融公司(IFC),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讨会”。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中国国民经
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中国企业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规模地“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已基本成熟。经过20多年的技术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已大大提高,有些已处在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居世界第三位,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6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工业体系完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一些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另外,我国许多成熟的、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广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欢迎,许多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远销发达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其他成员国将对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贸易投资便利,这就从另一个方面为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和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都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

  据了解,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与东盟国家确立的“10+1”合作机制已经启动,10年后将实现商品贸易自由化;我国参与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机制正在稳步推进,将为我国企业在能源、交通、通讯、农业、原材料等领域开展跨国经营提供巨大商机;我国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由反恐等安全领域合作向经济合作发展。我国与西亚、非洲、南美一些重要的产油国、资源富裕国和人口大国的经济合作也在进一步发展。上述国家和地区拥有近20亿人口的巨大潜在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我国经济有着较大互补性,随着多边或双边合作机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海外投资的规模持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水平继续提高。目前,中国海外投资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专家们认为,我国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的时机目前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投资平均每年约4亿美元,90年代增加到23亿美元,在过去的几年里,平均每年在30亿美元左右。到2004年底,中国对外投资累计已达到406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的连年增长,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出口信用机构支持本国商品出口、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但西方发达国家进出口信用机构更大的作用是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这些国家的进出口银行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实施海外投资战略,扩大国际市场,开发海外资源,在发展本国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进出口银行作为国家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也始终把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业务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为了加大对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与企业“走出去”相配套的业务品种体系,包括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境外投资贷款、援外优惠贷款、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等,为一大批有比较优势的中国大型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一些重大项目在国际投资市场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0多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的世界第三大官方出口信用机构,成为中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出口和海外投资项目的融资主渠道,成为中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4年末,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产总额为3058亿元人民币,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478亿元人民币,累计支持了1657亿美元的资本性产品出口,支持了590个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成为中国经济“走出去”的主要推动力量。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金融支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