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引燃“空调大战”意在进入三甲?

2001年07月09日 11:38  新浪财经 微博

  闻欣

  去年5月,随着长虹[微博]股份公司第一次高层人士的变动,空调产业被正式划入了上市公司资产。到今年长虹发生第二次高层人士调整,长虹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两年内跻身全国空调销售前三名。到2003年进入全国前两位。然而就目前长虹的步伐看,长虹似乎要将这样的目标提前完成。事实上,有媒体报道倪润锋在近期曾明确要求,长虹空调今年的销售要达到120万台,步入空调三甲之列!在这样一个目标的指引下,长虹今年在空调销售上频频发招——

  6月23日,很普通的一个星期六。但就在这一天的早晨,成都的街头突然冒出来整整20家打着“长虹空调仓储直销”的店面。四川长虹(600839)自6月9日起已经在四川片区开了近80家这样的“仓储直销店”。长虹的销售人员还声称,截止6月底,已有120家“长虹仓储”遍布全川。

  7月5日,长虹成都销售公司宣布,长虹“大清快”系列空调全面降价,最高降幅达20%。

  记者了解到,长虹每家直销店店面从200到300平方米不等。其所售商品全部为各种型号的长虹空调。而这些空调的价格多半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引人关注的是,长虹不仅在价格上与竞争对手对打,甚至也出现了“自己打自己”的局面。比如长虹1.5P自然风系列在商场平均售价为3000元,但直销店却卖到了2720元。3P柜机商场售价6200元,直销店只卖5850元。

  而本次降价机型是长虹空调的主打产品“大清快”KF—22GW/Q、KFR-22GW/Q、KFR、35GW/Q等,其中现价2300多元的KFR-22GW/Q降价后将低于2000元!长虹成都销售公司负责人对此次降价的解释是“为迎战竞争对手力度越来越大的促销活动”。

  市场对长虹直销表现甚为积极。绵阳、乐山等地长虹空调的市场份额一度摸高至70%,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00%。成都也占到了50%以上。

  本次降价将会起到什么效果呢?长虹成都销售公司负责人胥邦钦称,长虹“大清快”降价后与普通空调价格相当,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再加上直销优质的服务方式,占据四川省家门口市场应是胜券在握。

  最后一块肥肉油水几多?

  一直以来,空调行业相对其他家电产品,利润率普遍较高。一些地方小厂甚至可以达到30%左右的利润率。较低的资金技术要求使市场进入门槛显得相对较低。难怪有人将空调喻为家电产业“最后一块肥肉”。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空调普及率平均为20%—30%。这与美国的72%和欧洲日本的60%以上相比,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准备二次购买和对功能更新、马力更大空调的需求日渐增多。另外,农村市场逐渐兴起。2000年全年空调需求约为1000万台。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对长虹而言,彩电虽然是其头号主业,但多年的征战,使彩电的供需严重失衡。各大厂商市场份额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长虹的利润增长显然不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长虹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空调生产。去年5月空调生产进入上市公司,随即成为其第二大主业,长虹得以寻找到一个可能的增长基础。

  目前,空调行业第一线的厂家有海尔、格力、美的。各自有超过200万台的产能。二线厂家以长虹、春兰、科龙等为代表,一般有100—200万台的产能。这些厂家的产品都各自享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与目前的三甲相比,最令一线厂商头痛的是其利润率一直不高。由于他们建立时间早,配套件完全依靠自给,造成成本高企。换言之,若真打起价格战,“三甲”受影响程度肯定比较大。而长虹由于进入时间晚,自长虹收购了广东三荣空调后,其规模化效益日益体现。但据称,不论建直销店也好,降价也好,都是产品过剩年代无奈的选择,据广东某空调厂家透露,今年5月底,全国空调库存高达600万台,而长虹目前在南方却处于货源紧缺状态,长虹要在今年完成120万台的销售量,进入甲A,只有薄利多销,先下手为强!至于利润,只有秋后算帐再说了!

  与中小厂商相比,长虹的实力和积累使其建立空调产业的计划显得比较扎实。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虽然目前每年至少有1000万台的需求,但相比之下,空调的总产能已经达到了1500万台,并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增加。而每年新增的品牌也以20%—30%的比例递增。空调市场显得既激烈又无序。而最要命的,人们已经注意到空调业与彩电业的类似性。甚至有人急呼:空调要重蹈彩电覆辙!长虹空调此番继直销后又旺季降价,是否已点燃空调大战的硝烟?种种因素,必将使长虹跻身空调三甲之途崎岖不平,代价不菲。

  全景特约点评:长虹引燃“空调大战”意在进入三甲记得长虹曾说过,公司今年将走出低谷,销售收入将增长20%,患上大公司病的长虹在空调市场这么搅和一下,20%的增长应该不成问题。长虹日前宣称要做“全球重要信息家电提供商”,主打成品有电视、空调、电池、视听器材及白色家电等,即使这些都达到即定目标,“全球重要信息家电提供商”好象还是差很远。中国的家电业最成熟,造就了一批国人引以自豪的企业,同时也是最混乱的行业,无休止的价格战特别是产品高度重复使得一些企业开始没落。意在三甲,给笔者的感受是有人又犯大公司病了。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