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诸侯跑马圈地 四大阵营分层凸现

2001年06月21日 13:55  粤港信息日报 

  本报记者黄华军 田爱丽/文

  本报讯6月20日也许将在海珠区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天好又多百货商业广场有限公司与广州城建开发宏城超级市场有限公司分别同信和房产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前者租赁信和辖内位于南洲路面积约14000平方米的场地开办南洲商场,而后者则租赁信和位于新港中的粤信广场两层约3000平方米场地开办超级市场,预计将在年内开工。

  这样,原本就汇集了各路零售诸侯的海珠区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到目前为止,被广州人俗称为“河南”的海珠区已落户了3家岛内价、3家宏城、2家好又多、1家正在筹建中的家乐福以及新近传闻选址海珠的沃尔玛。有人称这些零售诸侯的纷纷加盟,将彻底改变海珠区原有的商业格局,签约仪式更预示着广州商战的硝烟将率先在海珠燃起。

  海珠区未来商业格局的走势牵动着广州每个商家的神经,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海珠区呈现出一派兵临城下短兵相接的局面?

  用广州市海珠区商业局局长杨文标的话而言就是,到海珠区淘金的商家可以尝到“甜头”。自1996年海珠区被列入广州城市中心区组团以来,该区已成为广州市重点向东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大人多需求旺盛,为那些占地面积大并力求低成本投资的国内外零售巨鳄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舞台。

  此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促使外资不断涌入海珠区的关键要素。杨表示,今后海珠区将拥有18座跨江桥梁,2、3号地铁线,道路网络、投资环境将日臻完善。加之过桥费实行了年票制,“河北”的车辆大量涌入海珠,也使该区的人气急升。同时,海珠区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已步入了升级换代期。

  淘金者“扎堆”河南

  上述所言,无疑都是内外“和尚们”争念“海珠经”的个中原因。但正如现已在海珠区扎下3座“营寨”的岛内价总经理林文创所指出的,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商业处女地,是供求长期失衡未有较大改观的商业网点现状,大大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淘金者”的眼光。

  较早在“河南”布点的几家现在都尝到了甜头:岛内价3家分店所产生的销售额,占他们全市11家分店整体销售的20%;1995年1月10日在江南西路设立“河南”第一个桥头堡的宏城超市,迄今3家分店的销售额也占到了1/4,其中今年新张的在19家宏城分店中面积最大的大塘超市,按总经理洪楚添说法已成为宏城的“核心店铺”;好又多更是厉害,两家分店去年就轻松拿下了4个亿的销售额。

  愈是生意做得旺,愈有更多的跟随者。就像昨天出现在会场的深圳万佳百货董事长徐刚,尽管万佳“河南”开店的协议据说还在谈判之中,即便成了最快也得明年年中交楼,但一句“我们会跟着规划走”的背后,潜藏着分食“扎堆效应”果实的用心。况且,如他所言,“商铺本身就是稀缺资源,你占了别人再来争抢耗费的功夫就大多了。”

  因此,“扎堆效应”促使各商家都在赶紧跑马圈地。林文创称至少会在今年春节前开一家5000-6000平方米的中型卖场,这也是继潮阳店后岛内价在广州大本营年内所开设的第一家分店;与信和昨天的签约,只是宏城今明两年打算在海珠区增设5-7家分号走出的第一步;而“争取两家、至少一家”,则被纳入了万佳明年的广州开店计划之中。

  阵营各异对垒分明

  在未来的海珠区商业格局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层次分明的四大阵营。首先是以沃尔玛、家乐福两大外资巨头和广东零售业现时的龙头老大万佳百货的对垒,这其实是过去多年来,在深圳已频频过招的三位“冤家对头”,在广州战火的重燃;其次,是以好又多、岛内价、宏城超市等为代表的中型超市的比拼;再下来是信和广百、南丰商场、海珠购物中心等原有的传统百货之间的较量;最后便是星罗棋布的小“士多”的苦苦挣扎。

  毫无疑问,由于需要等候美国总部的最后批准,业内估计沃尔玛至少有一年半左右时间的“缺席”,因此,很有可能会由家乐福和万佳先行挑起广州大卖场的战火,双方以往交手互有胜负,关键在于谁能更快地服广州水土。当然,对家乐福而言,还有一个领取外资开店牌照的坎儿,家乐福方面没有派人出席昨天的会议,似乎让人嗅出了一点此时不想高调宣扬的味道。至于果真能否如当初所预想的,今年底明年初在万国广场安下广州的第一个新家,现在看来变数仍多。

  与首层阵营业态相近的缘故,无情挤压下使第二层面的交锋显得最为惨烈。现在大家的想法几乎一致——走食品加强型超市的道路。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卖场面积扩大,像岛内价就明言再不开3000平方米的小店;二是紧盯居民餐桌,大幅提升店内生鲜熟食比重,以贴近社区为己任,今后鹿死谁手殊难预料。

  体制上的因素,使区内传统百货气喘吁吁,风光不再。希望或许就寄托在刻不容缓的改制上面,杨文标表示,以国有企业为主的海珠区本土企业必须进行改制才会有出路。同时杨还透露,海珠区也在不断地为这些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因此当中发生并购、收编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而大量的小“士多”只能面对一个日趋残酷的生存环境,这也是今后广州商业的大势所趋,只不过在海珠区表现得更早一些、更强烈一些罢了。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