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招行重庆分行的报道:创新之树 郁郁葱葱

2001年06月19日 14:54  新浪财经 微博

  招商银行重庆分行何以在成立短短四年多时间里,树立起“科技领先、服务一流”的银行形象?其根本原因就是该行始终如一地推行“以客户为本”的经营理念。

  四年多来,招行重庆分行先后为重庆的交通、电力、通信、城市环卫等基础行业和三资企业提供80多亿人民币和8000多万美元的贷款,累计实现利税破亿元。营业机构增至现在的11家。

  招商银行“一卡通”发卡量已达70万张,卡均存款是重庆同业的5至10倍,储蓄存款增幅居同业第一。

  网上企业银行服务1999年7月问世以来,功能不断升级,已成为重庆行政事业单位和工商企业首选在线理财工具,客户数量达到1100多户,交易金额突破200亿元。

  创新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几年来,招行重庆分行注重了解和研究客户需求,市场要什么我们就推什么,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利用自身科技优势,作好金融服务的创新,在重庆的金融服务史上刷新了多项记录。

  1998年6月,率先实现一卡通证券转款服务,满足了股民客户随时调拨炒股资金的需要。

  1998年8月,招行一卡通进入重庆市POS消费联网不久,就率先实现全国POS消费联网、ATM自助取款机全国联网,满足了频繁到外地出差的客户持卡消费或随时取款的需要。

  1999年9月,率先实现一卡通自助缴纳手机费服务,手机客户可通过电话银行自助缴纳手机费,满足了客户缴手机费不跑移动电话公司营业厅的需要。

  2000年5月,率先实现一卡通“手机银行”服务,满足了手机用户利用手机即可进行包括转帐、查询、证券服务、外汇实盘买卖等个人理财服务的需要。

  2000年9月,率先实现一卡通打IP电话服务,满足了客户不用买IP卡也能打IP电话,并节省70%长话费的需要。

  2000年10月,率先实现一卡通证券买卖服务,满足了股民客户使资金调拨和股市交易更加方便、灵活、快捷的需要。

  2000年11月,率先实现一卡通缴上网费服务,满足了广大网民客户足不出户缴上网费的需要。

  2001年5月,率先实现一卡通上163网服务,满足了广大客户不受时空限制申请上网开户、缴纳上网费用的需要,并免收开户费,客户还可以节省上网费三分之二。

  近几年,招行个人理财新品种的推出可谓好戏连台,使广大客户在感受时代高科技步伐的同时,更享受到越来越贴近个人生活的金融服务。招行入驻重庆不久就推出了综合性的自助银行厅服务,之后增设营业网点时,自助银行厅都是同步亮相,24小时为广大客户提供极大便利,成为一家真正“不睡觉的银行”。

  以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招行重庆分行为完善客户服务作了大量工作,比如,设立了大堂咨询、网上银行业务演示台,最近分行营业部又在尝试叫号服务,即客户无需排队,省掉了客户排队等候的繁琐。

  招行还建立和完善了客户监督机制,做到有投诉必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客户。分行还聘请了一些客户作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客户的建议和意见。这种高度重视客户意见的作法,增强了客户对招行的信任。对于这个办法,领导层统一了认识:宁可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客户。

  让客户享受服务

  招行人认为,既然各家银行都在推行优质服务,那么招行致胜的秘诀就是把服务变成“客户享受”。招行在重庆还只有一个网点的时候,就被很多市民所熟悉,那是因为每逢周末在闹市区总有招行的大型宣传活动,招行人把精彩的文艺表演带给过往群众享受的同时,也向他们细说了招行的服务。很多人就是通过招行的大型展示会走进了招行的营业大厅,成为招行的客户。

  去年5月,招行又在重庆刮起了一股领跑互联网的旋风,联合11所院校开展“校园网上行”活动。一时间,网上理财、虚拟银行成为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

  为了让广大客户熟悉外汇买卖、境外汇款和国际现金卡业务,招行多次组织有关知识讲座,宣传主动、到位,使招行的外币存款无论是增幅还是增量都在同业中名列前茅。

  最近招行与渝中区地税局合作推出电子纳税服务,即纳税人在税局大厅同步办理申报缴纳税款,保证了税局“出票额”与“入库额”的一致性,还省去了纳税人在银行和税局之间的奔波。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