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风险体系健全 创新优势明显

2001年06月18日 13:44  证券日报 

 董军艳/文

  目前深沪两市共有七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其中三家为商业银行,一家为证券公司,另外三家为信托类公司。根据这七家金融公司2000年年报披露的情况看,行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业绩增长较快,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254元,同比增长31.6%,高于两市0.211的平均值;同时资产质量提高,平均每股净资产达到2.696元,也高于两市平均值。资产质量 新好旧差

  从年报情况来看,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风险体系健全,三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在规定标准8%以上,反映出三家银行的资本有承担风险和维持其偿债的能力。由于银行是靠负债(存款人的存款)来开展业务,因此贷款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深发展成立最早,但是在三家银行股中的资产质量最差,其连续三年的月均不良贷款比例分别达到25.44%、28.98%和24.65%,均超出规定的15%的标准值;2000年年末公司的中长期贷款比例更是达到了206.67%,而人民银行规定的标准值应小于等于120%。这说明公司面临着较严峻的贷款风险。浦发银行次之,公司2000年末的中长期贷款比例达到157.5%,严重超标。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民生银行的贷存款状况相对较好,不良贷款比重较小。业绩增长 普遍较快

  从金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来看,其2000年年报体现了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到29.43%。一方面,随着上市银行经营地域和网点的拓展,存贷款数量出现大幅增长。三家上市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36.3%。另一方面,上市信托类公司的主业积极向证券业靠拢。实施清理整顿工作比较彻底的鞍山信托,从2000年牛市行情中获益,公司80%以上的收入都来源于证券业。宏源证券更是得益于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业务的广泛开展,2000年公司主营收入实现翻番。主营业务的良好运转,使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49%,增长总额近6亿元人民币。可见,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相当快。政策推动 前景可期

  2001年,随着上市银行逐步摆脱经营的地域性限制,积极开展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贷合作,其主营业务将有望继续保持增长。而信托法的颁布和信托业清理整顿的结束,对信托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财务状况将产生巨大影响,信托类上市公司的业务重心也正逐渐转向具有很强盈利能力的证券业。而根据新的税收规定,我国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将分3年从8%降低到5%,每年下调1%。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以营业税为基数计算的,因此营业税税率的下调,可使金融类上市公司每年减少1.1%的税率,三年合计可减少3.3%。无疑这一切都将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据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发布的公告称,此项优惠政策将使公司2001年的经营收益分别提高3%和2.8%。深发展也将由此增加经营收益。但由于陕国投爱建股份两家信托类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来源多元化,对其影响力度相对有限。

  鉴于金融类上市公司加强了对风险程度的重视,其业务发展的地域和范围出现不断扩张,资本规模得到增强,以及国家对金融行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可以肯定的是金融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可期。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