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卢爱芳/文
5月29日,继已经成立了广电集团的湖南、天津、上海等省市之后,北京也挂牌成立了广电集团——北京广播影视集团,而广州、深圳等国内其它省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成立广电集团。
广电系统纷纷成立航母级的广电集团,让业内人士预感到,未来的电视市场将不再是台与台之间的竞争,而将是集团与集团之间的较量,而一旦中国加入WTO,外国“航空母舰”开进中国,则将是中国航母与外国航母之间的较量。人们担心的是,中国航母能否乘风破浪,在较量中占据上风?
广电纷纷打造航母
新成立的北京广播影视集团集电视、电台、报刊、音像、影业于一身,刚上市不久的歌华有线也被纳入旗下。这只巨无霸的出现让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北京传媒业感到了压力,有人甚至预言北京传媒市场将重新洗牌。而在一个月前成立的上海文广集团更是堪称航空母舰。它拥有3家电视台、4家报纸、16家演出机构,大大小小近70家公司,总资产超过100亿元。
广电集团的成立对广电系统的改革意义非凡。出席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挂牌仪式的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椿说:“内地电影电视事业分散,只有实行集团化,大家握成拳头,才能形成合力与新闻集团等巨鳄较量。”资源分散,缺乏竞争力,这是广电总局的心病。在去年8月份的兰州会议上,广电总局就提出了组建广电集团的要求。一是要将零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有线网连接起来,成立一个大规模的全国有线网;二是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和电台合并成一个电视台,和影视等资源结合,成立一个广电集团。在此基础上,广电还可以向报纸、互联网业务拓展,最终形成一个传媒集团。
全国第一个成立广电集团的是无锡。1999年6月,无锡将有线和无线两家电视台合并,并将下辖的宜兴、江阴和锡山三市和郊区的电视台收归旗下,经过整合后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广电集团。可以说,无锡是中国广电系统改革的先驱。
虽然无锡做出了榜样,但由于诸多因素,成立广电集团的计划在全国推行得并不顺利。由于有线电视长期处于地方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各省台难以将有线网统一,有线无线的合并也困难重重,组建广电集团进程缓慢。
去年,广电总局给各地下了“最后通牒”,到今年6月30日为止,两台合并必须完成,有线台的称号取消,从此不复存在。“最后通牒”下达之后,广电集团的组建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全国成立了广电集团的有京、沪、湖南、天津等地。据了解,深圳和广州两地获广电总局特批,有权分别组建广电集团。今后广东省将出现省广电集团、广州广电集团和深圳广电集团三足鼎立的局面。深圳的广电集团正在筹备之中,深圳市委宣传部为此专门成立筹备小组,大体方案是将深圳的无线台、有线台、电台及下属的制作公司都整合到一起。另据可靠消息说,深圳想借此次机会申请上卫星频道。国家规定只有省级电视台才有资格“上星”,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一直被拦在门外。广电集团是否能助深圳一臂之力,目前还未为可知。
在各省纷纷推出广电集团的同时,广电总局也在行动,几个中央级的集团即将出炉。7月1日,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卫星传输公司等将组成一个大广电集团,叫喊了一年迟迟未能推出的全国网络传输集团也将挂牌。
急需资金却自我封闭
在广电集团的组建中,有线网络公司也被纳入旗下,而有线网络一直是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近年来,中信国安、青鸟、天桥等上市公司在各地跑马圈地,参股或收购有线网络,广电总局一直声称要将这些系统外资金赶出去。最近,湖南广播电视局在几家证券类报纸上刊登声明,对在湖南建设有线网络的违规行为将进行清理。业界指其针对的是中信国安(2.610, 0.05, 1.95%)。该公司在湖南收购有线网络,和湖南广电集团旗下的电广传媒发生竞争。湖南省有14个地市有线网,而电广传媒(7.400, 0.04, 0.54%)已经收购了其中的9家,其用户数为213.63万户,占全省用户总数的64.6%。在湖南,没有公司能和电广传媒争夺有线网。而在北京,歌华有线(6.930, 0.06, 0.87%)也没有对手。
“广电本来就是一个不开放的行业,它的势力越大,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的能量就越大。”一些从事有线研究的证券界人士如是判断。证券界人士预测,今后外来资本要进入广电系统将更加艰难,至少在收购成本上将比现在高得多,实际上,今年有线网的开价已经比过去两年高出许多,1999年收购一家地市级的有线网只需几千万元,随着有线网升温,现在则高达1亿元以上,很多系统外资本都望而却步。然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广电能发展起来吗?据一项调查表明,2000年中国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比上一年出现大幅下滑。而在北京广播学院对100位台长做的调查中,发现69.5%的台长反映资金紧缺。
广电要发展必须依赖资本市场。一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无论是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还是模拟技术转化为数字技术都需要大量资金。电视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电视是一个上万亿元的产业,光依靠广电集团本身根本无法撬动这个市场。两台合并后,需要大量的节目,这将是一个比有线网更具成长性的投资领域。
能否敌过外国航母?
据记者了解,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只是挂了个牌子,没有设新办公室,各公司原封不动。目前刚把有线并入无线,新的电视台统一称为北京电视台,现初步确定设7个频道,但频道间的整合、分工还需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上海文广集团有关人士也坦言,集团尚未进入实质运作,底下70家公司如何关停并转,人员如何分流安置,还没来得及考虑。
“广电集团的成立对广电事业的发展在短期内看不出明显好处。”中国广播科学研究院有线电视研究所杨杰说。但他同时认为,能将资产先集中起来就是件好事。合并对利用资源益处多多。比如在信息利用方面,有线、无线和电台完全可以共用一支采编队伍,新闻做出来了,根据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传播。在广告上,以前各地的有线、无线常为抢夺广告而打架,广告价格越打越低,两个台的收入都受影响。合并后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资产集中还有利于投资,尤其是一些大的项目必须有资产规模才能运作起来。
首开先河的无锡广电集团已经尝到了甜头。据说,几个电视台合并后,光电池一项,无锡广电集团每年就节省了10万元。当年集团总收入达1.86亿元,比上年增长32%。集团固定资产也增长66%。有了资金好办大事,第二年他们很快投资1.47亿元盖了一栋占地6万平方米的智能广电大厦。在引进节目的投资上,也由过去一年400万元增加到700万元。
然而广电集团要将一个省的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决非易事。从目前已经成立的广电集团来看,纳入旗下的资产都只是些省直属的公司,还远未涉及地市级的广电资源。据说,地市电视台对省网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他们本身只有一两百号人,一年有上千万元的收入,日子都过得不错。在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其优势就越明显,一个地方政府对它的保护也就越厉害,各省有线网想以参股的方式进入地市网,但寸步难行。
而即使是省属企业的整合,也有很多问题。在某些省份,当地电视台抢在有线台并入之前在台内大批选拨干部,为的是先把位占满,让外人插不进来。
此外,广电人缺乏做市场搞运营的经验,有人戏称,广电集团真的运营起来,要找个合适的总经理都不容易。总之,资源整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完成。广电集团在短期内暂时只能以松散联合体的形式存在。
未来的广电集团究竟是一个身材雍肿的庞然大物,还是一艘坚实灵活的巨舰?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惯有的体制、风格原封不动地搬进新的广电集团,那么这艘航空母舰不但不能乘风破浪,一旦中国加入WTO,外国的航空母舰开进来,它可能沉得更快,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担忧。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厉建超认为,在今年的传媒热中,广电集团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危机,成立集团就是为了集中优势对外,这已经向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它的意义不在于集团本身,关键在于能否政企分开,以及企业化运作的程度有多高。有业内人士坚信,广电集团的成立打破了经营范围的地域限制,也许很多集团会停留在原地,但总会有勇于改革的开拓者,他们将本地的事业做大后,就一定会向其它区域扩张,到那时,必须由市场说话。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