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空调生产厂在国内多家商场打出了空调“论斤卖”的招牌,并声称空调的重量是与制冷(热)效果成正比的,重量愈重,能效愈高,且强调由于用了真材实料,确保了质量,因而售价偏高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空调的制冷(热)效果与整机重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空调由制冷系统、风机系统、电控部分以及装饰支撑件组成,其重量的主体是制冷系统的压缩机、换热器的光铜管和一些装饰支撑材料。90年代初期,由于压缩机技术不先进,又大又重,换热器铜管繁多,加上为支撑过重的“内脏”,外壳选用材料十分厚实,因而那时的空调确实很重。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空调采用了较轻小的涡旋压缩机,换热器的光铜管改成材质较轻、能效比高的内螺纹管,装饰支撑件由于“减负”也不必像过去那么厚重,因此在功能未减的前提下,整机的重量与过去同一功率的空调相比轻了25%左右。由此可见,空调的质量与重量并不成正比,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空调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而重量却在减轻。
手机和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对人们的启迪太深刻了:第一代砖头式的手机比火柴盒式的现代手机重了若干,功能还没现代的强;需放几间房屋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比现在相同位次的、重量只有几十克的微型集成电路计算机重了上千倍,其运算速度也没现在的快。空调的发展与手机、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实际上是一致的。 空调超重,意味着多耗费了材料、能源和工时,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而且重了不便于搬运、安装,特别是室外机超重了,长期搁置在外也不安全。事实上,只有把空调做小、做轻,才符合空调业发展的方向,也才能体现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目前,中外一些空调著名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把空调的功能做得更强,同时将室内机做得更小,室外机做得更轻。
为推销产品做一些不科学的、不负责任的或夸大其词的宣传,在家电业时下几乎已成一大“公害”。业内早有人士呼吁,仅靠行业自律是不够的,国家相关部门还要尽快建立一套约束机制,来遏制这种不良倾向的蔓延,要在保持市场有序竞争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和商家之间的互动合作,并共同为营造行业内健康、科学的宣传氛围而努力。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