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4月23日起,日本对中国出产的大葱等3种农产品(6.340, -0.14, -2.16%)实行为期200天的进口配额限制。外经贸部严正要求日方取消这一所谓“临时保障措施”。本市种植的上万亩出口大葱正处育苗期,日方对进口设卡引起出口商关注。一些专业人士指出,世贸领域涉及条款、法规的贸易战连年不断,眼下是中国“入世”前夕,上海企业准备上阵应接日方挑起的大葱“前哨战”。
上海农工商是本市大葱出口第一大户,对日出口量约占全市四成。长期从事蔬菜出口的经济师朱佩瑾说,近几年日本从海外进口的大葱等农产品数量大增,日本国内市场大葱零售价下降了11%,消费者得到实惠。此次日方进口设卡,已至收获期的山东大葱从上海口岸出口受阻,一些葱农被迫拔葱换种其它作物。日本进口商也公开表示遗憾,认为设限是保护主义行为。上海本地大葱的收获期在200天以后,但种植面积已有所减少,若日方延长限期,也将受严重影响。
国内最早组织大葱出口的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今年种了4000亩白葱,比去年少种1000亩。星辉副总经理张培说,大葱“前哨战”清楚地表明,世界贸易市场不仅存在产品品质的竞争,还需冲破形形色色的技术壁垒和单方配额限制。去年某国限制进口中国大蒜,遭到反措施回击。日方对大葱设卡,中方已表示可能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我们企业也准备依仗世贸条法,同无理挡道者斗一斗。(记者殷正明)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