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正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黄金热土”

2001年04月29日 09:55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9日电(记者柴海亮 吴献) 据中国气象部门的卫星遥感技术测定,近几年来,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出现了几十个新的绿洲。经实地调查发现,这是许多中国企业在沙漠里营建的沙产业基地。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齐沙漠里,就有这样一个名叫恩格贝的人工绿洲:芳草萋萋,绿树成行;沙中有湖形如月牙,鱼翔浅底,鸭浮绿水;湖畔草长,放养鸵鸟、棕马,遇人惊奔……

  然而,十年前,这里还是漫漫黄沙。一九八九年,以生产羊绒制品为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买下了这二万公顷沙地,准备治沙种草兴办良种山羊养殖场。五年后,新成立的恩格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接手继续治沙种草。

  此后六年多来,该公司在日本治沙专家的帮助下,投资千万元,拦洪筑湖,广植草木,使恩格贝的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百分之五提高到了现在的百分之九十多。之后,他们依托生态治理成果,发展旅游业,兴办驼鸟、孔雀、火鸡和山羊养殖场,种植花籽、药材和水果等,年收入近百万元。

  “良好的光热条件、没有污染的环境和广阔的廉价土地,这就是商机”,晒得满脸黝黑的恩格贝公司负责人王明海说。

  中国有八大沙漠全部分布在西部地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二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多。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八十多亿元。同时,巨大的沙产业也亟需开发。

  十七年前,“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首次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设想。但是沙漠真正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黄金热土”,还是到了二十世纪末,尤其是中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之后。

  “除了沙漠本身蕴藏着巨大商机外,国家政策的刺激也是主要因素”,王明海说。

  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渐打破由政府单一投资生态建设的旧体制,出台“谁治理谁受益”的新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治理荒山、荒漠,并给他们提供配套资金、低息贷款等扶持条件。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收的沙产业,得到了中国企业的青睐。据中国林业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西部地区从事生态治理的企业达数百家,仅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就有三十多家。

  一九九七年,内蒙古最大的民营企业盘古集团进军乌兰布和沙漠营建“沙漠高效农林牧园区”。目前,他们已治理了六万多公顷的沙地,并开始有收益。

  该集团副总裁潘照东说:“我们的目标是在这里投资十亿元,并创造十亿元的利润”。

  盘古集团的沙产业计划是种植速生杨,发展制浆造纸产业;种植天然药材,发展生物制药等。

  与盘古集团隔沙而治的北京科发有限责任公司,则通过围封、种树,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绿色食品小南瓜,远销海外。

  除此之外,中国一些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也把大量资金投入沙产业。如宁夏广厦集团,内蒙古亿利集团、草原兴发集团和宁城集团等等。

  经济界人士认为,这是发生在中国沙漠的一次“圈地运动”,但它给农牧民带来的是希望和富裕。许多当地农牧民成为有稳定收入的治沙工人。“以前我穷得几次想搬家,现在我有银行存款五万多元”,盘古集团治沙基地的牧民巴特尔说,“更高兴的是,我的家乡有了绿色,风沙再也不那么可怕了。”

  关注生态,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近日,内蒙古一些著名的非公有制经济界人士联合发表了一封倡议书,呼吁更多企业积极投身利国利已的沙产业。(完)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首尔7盘外招伤恒大 里皮回击首尔刁难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