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额贷款消费的信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无锡市建设银行信贷部介绍,去年该行因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逾期不还而起诉消费者的官司分别达85笔和68笔。由于消费者在向银行申请大额贷款时有保险公司担保,因而保险公司叫苦不迭并动足脑筋追讨欠款。
一市民去年向银行贷款10万元买房,不料几个月后父亲生病住院,全家因缺钱而一筹
莫展,每月的还款计划也随之“泡汤”,银行和保险公司多次催讨无果,只得把他告上法庭。逃债者中也不乏恶意的,尤其是汽车消费贷款。由于汽车流动性强、损耗快,因而导致信用风险官司的比例最高,竟占汽车贷款总量的5%。
接连不断的信贷风险官司,使银行进退两难。为防范风险,无锡一些银行正着手为消费信贷多加几道“安全锁”,有的则已收缩了汽车消费贷款等风险性较大的业务。无锡市建设银行还专门聘请了两名律师应付信用风险官司,无锡人保公司则专门成立了追偿中心催讨欠款。专家分析指出,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一个人出生后其个人信用档案就储存在银行的电脑里,随时有备查询和信贷参考,这样会大大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目前,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地,也正逐步建立起成年人的信用档案。(江山缪礼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