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个多月闹哄哄的空调价格纷争淡落下来。当人们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服务、质量、技术等新话题的时候,不觉中整个空调市场的价格水平其实已大大的“降了一个档次”。
到目前为止,2001年的空调销售年度旺季市场的启动是在一片“降价”声中开始的,尽管高呼“价格战”的基本都是二三线品牌甚至“杂牌军”,而海尔等一线品牌均表示“不参战”,但事实上所有牌子的空调都不同程度地把价格调了下来。
价格虽然降了不少,市场反应却依然平淡,不少商场一天卖不出两台空调,连问价的也不多。本以为好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降幅加上媒体的炒作,可以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同时大幅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但市场并未因此而升温,使踌躇满志的企业大失所望,有的甚至发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哀叹。
当然,时下的天气不足以使空调一下子热销,但和生产厂家表现出来的“炒作”激情相比,消费者的无动于衷似乎“太不给面子”。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呢?
降价本是自然,过度炒作使百姓不敢妄动
姑且不究“1500元成本论”和“500元就能造空调”的可信度有多高,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降价是很自然的事。空调是中国家电市场“最后一块肥肉”,城市中保有率仅在30%左右,农村市场更是大片空白,因而国内稍有名气的家电企业基本上都做起了空调,据称全国的空调厂已达到300多家。大家一窝蜂搞起了空调,“市场生存率”自然成了首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的“新军”,由于品牌、销售渠道和终端等方面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要迅速“做大”,就必须采取非常规方式,价格战也就成了首选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这在经济发达国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对于中国的空调行业来讲,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但价格的差异却相当大。在这次空调价格大战中,降价声音喊得最响的二三线品牌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大造舆论,把矛头直指一向走“高价路线”的海尔等一线品牌,意图从他们身上挖取市场份额。
有人说这次降价战是春兰挑起的,其实并不尽然。春兰曾经是中国空调业的绝对老大,但在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市场份额被迅速崛起的海尔、美的和格力等瓜分,反而列入“二线品牌”(以年产销100万台为界)。春兰当然不甘心就此落伍,图谋东山再起是很正常的事。利用价格战这把利刃,一方面可吃掉同层次品牌的市场,同时又给三大品牌制造压力。
然而,随着春兰在情人节的“惊人之举”,市场上降价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媒体上空调价格“跳水”的新闻也一条接着一条,春兰、长虹、小天鹅、奥克斯……一款款“地价”空调争先恐后地推出,敏感的人马上意识到这是全行业的行动。
但是,过分的炒作反而使百姓们冷静下来,他们要好好观察一下,看看打起仗来的空调价格,什么时候才会“见底”?
消费者对中小品牌降价心存疑虑
买空调,对于老百姓来讲始终是一件大事。和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相比,空调虽然同属大家电,一次投入虽不算很大,但由于存在安装、保养、维护等较复杂的购后使用问题,加上耗电量大,对二次投入的慎重考虑也同样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取向。所以,质量好、耗电量小成为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另外加上健康、舒适等原因,功能、噪音等方面也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要素,而价格水平并不起决定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并没有形成健康发展的家电市场,充斥着无序竞争,这不得不使消费者处处小心,以防落入某些厂家的“陷阱”之中。官方的一些调查数字也证实百姓的担忧并非多余。去年8月,在彩电价格战打得正酣之时,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的一次抽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特价机型都有或这或那的问题。在去年全国第四季度对空调器的检测中,发现部分品牌的产品质量只相当于国内20世纪90年代初的制造水平,其使用寿命只有正常情况的1/3。国家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陶晔说:空调打价格战是拿自己的品牌冒险。他认为,企业每次价格炒作都是贴金擦粉,贴得好,品牌会越贴越亮;贴得不好,可能抹黑腐蚀,给品牌捅个大窟窿。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偷工减料已是公开的秘密。
媒体的“热炒”,使中国的空调行业越来越透明了。人们已经开始对一些投机取巧、在市场打乱仗时混水摸鱼,捞一把就跑的企业有了警觉。在市场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今天,生产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价格战打得越乱,老百姓也就越小心。越来越多消费者相信,没有质量、技术、服务和品牌支撑的价格竞争是没有根基的,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者是再也不愿“踩地雷了”。
海尔降价,给观望中的百姓更大耐心
与春兰、乐华、小鸭和小天鹅等相比,海尔、美的、格力三大品牌在价格战问题上表现得极为谨慎,其中代表中国空调“最高价格”的海尔对“降价”二字,更是显得讳莫如深。不知是否因担心“降价”会为“高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以“新品全国推介”的形式,取代实际上多款机型降价800元的事实。
空调业内对海尔的品牌策略一向很是佩服,但也一直对其居高不下的价格颇有微辞,消费者对此也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说空调产品越来越同质化了么,怎么海尔的价格比别人要高出一倍?终于,在市场一片降价声中,海尔也不可幸免地“低下高贵的头”,在全国范围内调整了价格政策,市场上最受欢迎的1匹和1.5匹分体壁挂机型中,海尔“破天荒”地也出现了数款3000元左右的产品,其中KF—23GW型由3480元降至2880元、KF—33GW型由3980元降至3080元,而小1匹单冷机更是低至2600多元。其实,目前空调产品(尤其是低端产品)的技术含量,各个品牌产品间的质量、品质差异已在逐步缩小,作为支撑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产品品质,假如不是明显比别人高出一大截,过高的价格就可能是“泡沫”。
海尔的降价给敏感的市场带来了些许骚动,但由于其降价品种多是低端产品或低价机型,所以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也比较有限。然而,正是因为其对降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市场姿态,反而给了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消费者把已经掏出来的钱又放回了口袋:“再等等看,说不定海尔会降得更多”。
空调“洗牌”,价格战能使企业强大吗?
去年由海信的“工薪变频”和春兰降价而引发的空调价格大战,演变到了今天,每个企业都在市场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价格战的态度。以春兰为代表的二三线品牌多表现为“高台跳水”,而格力、美的等大品牌则从早几年就开始以“循序渐降”的方式调整了价格政策。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炒作”和调整,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相对稳定。特别是在各厂家竞相争夺的1匹和1.5匹分体壁挂机中,基本机型的售价已相差不大(除个别特价机)。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即将迎来真正的销售旺季,在未来四五个月内,有谁能够在混乱的“牌局”中胜出呢?
在一片“重新洗牌”的呼声中,有不少空调企业都提出了“三年内进三甲”、“五年发展变第一”等诸多响亮的口号,难道大打价格战真的可以使企业迅速做大么?
中国空调企业正面临着WTO的挑战,而行业的“洗牌”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才得以开始。身体尚不强壮的国内空调厂家为了迅速做大市场,已经开始了真刀真枪的价格战。恐怕一场搏斗下来,伤的首先是企业的利润。就算暂时扩大了市场份额,打垮了几个竞争对手,可自己也在乱仗中损手烂脚,伤了元气。没有了底气的企业去跟国际市场的巨鳄争斗,结局又会是如何?
在行业、企业发展到“瓶颈”阶段,价格战的出现不足为奇,但如果在价格战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未来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要在日后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生存,企业综合实力的积累才是最为重要的。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空调行业的领先者经过反思,已经开始认识到利润的创造才是企业生命的根本,一味扩大份额而忽略利润的经营导向,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的发展。
核心技术落后,是中国空调企业的通病,很多人都清楚这一点,但由于企业自身积累不足、投入欠缺等原因,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人们欣慰的是,近两年,在前期得到健康高速发展的海尔、美的等大企业,更为重视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努力将自身从低端产品的“纠缠”中解脱出来,开发出国际领先的产品系列,并加大出口,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国人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中国空调的国际品牌。
市场一天比一天成熟,百姓的消费心理也表现得更加理性。今天,消费者对空调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低,便是佐证。但是,2001年的空调市场竞争,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了,随着旺季的到来,谁也不敢保证市场不会再出现大的动荡。谁是战后的“生还者”,则成了行业的一大悬念。(本报记者叶德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