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石油中石化越界抢地盘 四大鳄暗抛千亿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3月26日 15:35 南方网

  沉寂多年的中国石化市场,去年以来狼烟四起,喊杀震天:中石油、中石化南征北战;壳牌、BP、美孚借势突进;王永庆掌舵的台石化航母也悄悄舶岸。由于参战的中外斗士均是石化业的悍将,动辄耗费几十亿、上百亿的战资,使这场犬牙交错的巨人之战变得更为惊心动魄。

  深圳争夺战

  去年12月12日中国两大石油巨头在深圳的火拼,将不断升级的加油战争夺战推向了高潮。

  为了争夺深圳南油集团属下的加油站、油库和油气码头,中石化和中石油在深圳进行了长达50分钟的竞标。双方你争我夺,互不相让,181次举牌之后,中石化以2.9亿元的天价夺得估价8987.4万元的资产,创下全国企业产权公开竞拍的最高价。据说,中石油直到竞拍价实在高得离谱之后才恋恋不舍地退出角逐。

  对参战双方来说,回想当时场景,仍心有余悸。中石化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陈良辉称:“当时在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中石油来了20多人,包括华东公司、广州分公司、深圳分公司的领导,连他们在深圳联营单位的领导也都到场。当时的场面应该说是比较紧张的。”

  “深圳和广东是中石化的辖区,中石油要进来竞争,这也符合市场经济,但是在深圳,我们中石化绝对是势在必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作然向记者透露了中石化“不惜血本”的缘由。

  但是中石油显然并不甘心坐失深圳,据中石油有关人士透露,中石油正是在深圳寻找其合作伙伴,展开新的攻势。

  打过黄河去

  在深圳的市场份额之战只是中石化与中石油全国争夺战的一个缩影。

  中石化和中石油占有国内石油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原油方面,中石化占22%,中石油67%;成品油,中石化占31%,中石油占12%。按国家有关部门的市场划分,以黄河为界,中石油主要经营北方市场,中石化则以南方市场为主。

  “但这种划分绝非铁板一块。”据业内人士透露,经国家批准,中石化以经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兼营石油开采;中石油以经营石油开采为主,兼营石化产品。实际上,两大集团经营范围是交叉的,既分工又竞争。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竞争的成份远远大于分工。

  现在中石化的雄心是:在3年内投入300亿元人民币,用以收购全国各地的加油站,同时将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合资新建1500个加油站。中石油目前已跨过黄河,打过长江,在闽江畔安营扎寨--借“两会”在京召开之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福成宣布了“战绩”:中石油将与世界石油巨头BP公司合作,在福建省成立合资公司,准备在当地合作建设经营800个加油站。现在谈判已完成,即将签署协议。此外,中石油还将与BP牵手,在中石化的重要据点上海开展天然气供应项目的合作。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协议,中国将在加入WTO后3年内开放成品油零售业务,5年后开放油品批发业务,而且对原油、天然气、燃料油的关税将降到6%。因此最终谁能占领这个市场,并不取决于谁拥有炼油厂、谁手里有油,而在于谁拥有销售网络。为了迎接挑战,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去年开始打破南北分治的垄断格局,一场遍及全国的加油站收购战随之展开。

  率先发动收购大战的中石化去年宣称,计划在2000年—2003年间,投资人民币313亿元,用于扩大公司石油产品的零售业务。其中251亿元将用于购买现有加油站和新建加油站。另外62亿元将用来从地方政府手中购买石油存储和运输设施,或用于建造新设施。到2003年将其占整个中国石油产品零售市场的份额由1999年的40%提高到2003年的70%。2000年中国石化集团去年新增了9000多座加油站,使得整个集团的加油站总数达到2万座,此外,该集团还拥有5000座特许经营加油站公司。

  对于中石化的收购战略,中石油针锋相对,计划在3年内占有北部和西部市场的60%份额。2000年的计划是增加1700座加油站,到2004年中石油将新增加油站6000至9000个。在进军华东和华南这两块属于中国石化的势力范围时,中石油采取收购和建立储油设施、辐射建立加油站的策略,即在这些地区建立7个大型油库、78个储油设施,并计划增加2300个加油站。此外,中石油将在2004年以前投资3.3亿元建立90万立方米油库,还打算收购珠海、石狮、宁波的储油库,与此同时,还将投资26亿元建立油品销售网络和储油设施,以便使中石油在华东和华南的总储油能力达到330万立方米。

  海外军团借“中”字号扩张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两大石油集团之所以“无所顾忌”、“不计成本”地大打收购战,除了迎接入世挑战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有国际石油大鳄为其开疆拓土作后盾。去年4月和10月,中石油和中石化相继在海外上市。此前,它们分别与壳牌、埃克森和BP阿莫科等西方大石油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2000家加油站的协议,以换取其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出资。在此背景下,两大石油公司制定了大规模扩张加油站数量的计划。据了解,中石化分别与世界三大石油公司签订了三年内合资兴建500个加油站的协议;中石油也与BP阿莫科公司在两广、福建等地合资建站。

  “老外非常看中这一块儿”。石化系统内一位专家这样说。中国石化市场已成为世界石化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他告诉记者,对一向重视终端销售的国外大公司来说,之所以亏本介入,主要是图谋国内销售市场。因为一旦中国放开了市场,束缚已久的他们便可以放手一搏。

  尽管国家明文不许外商介入加油站,但实际上国际石油商早已在几年前就已开始动作。他们通过各种“暗合”方式,要么投资合股,要么品牌包装,搞特许经营,将一些社会性(或私营)加油站收归麾下。有的甚至公然打出该公司统一形象。

  全球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之一的BP公司25年来在中国累计投资已超过35亿美元,成为中国能源产业中投资最多的外国公司。BP阿莫科在上游业务中,与中海油及中石油合作,已投资10亿美元进行海上及陆上的勘探开发;在下游石油产品的零售批发市场销售及与中石化合资建厂等方面,也已投资近8亿美元。据BP有关人士介绍,BP在中国的业务包括四个方面--油站、润滑油、液化石油气和航空燃油。油站方面,在广东省拥有30个加油站,在福建省亦有几家。BP称其将拿出100亿美元“开发”中国的油品终端市场。

  中国目前每年成品油销量不到4000万吨,BP阿莫科竟规划在三五年内在中国达到500万吨的销售量。润滑油在8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市场,现已在全国各主要城市拥有销售网络。在液化石油气方面,BP是“华能阿莫科清洁能源公司”的股东,总投资约4200万美金,项目已运营。另一个正在运作的液化石油气项目是在福建,总投资为2000万美金。BP投资建设的宁波华东液化气有限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库正在建造中,它是目前已规划的华东最大的气库。此外,BP还是首家并且是唯一一家在中国经营航空燃油供应的大外资石油公司。据透露,在BP投资总额中,约40%用于勘探,40%用于化工,20%用于石油。

  除了BP,壳牌石油集团也已在华投资10亿美元,不但建立了20多个三资企业和办事处,还采用合资方式建立了40个加油站。其中在天津投资的10处加油站全部亮出壳牌形象,加油营业量提高了3倍。据透露,壳牌将在今后几年内投资中国3亿美元。据壳牌公司内部刊物称:壳牌集团将大力扩展在华石油产品零售业务;去年,埃克森美孚在中石化首次公开募股中购买了后者19%的股份,并宣称还将寻求同中石化进一步合作的机会,而目前埃克森美孚已在中国拥有36座加油站;其他几大石油集团也不甘示弱,纷纷在江苏、四川、广东等地抢滩。截至目前,外资加油站已达400余家。

  “台石化”悄悄登陆

  与明争暗斗的中国两大石油巨头和国外石化大佬相比,号称“台塑之王”的王永庆一直对其“大陆计划”秘而不宣--其实,这条“大鳄”一点都不能小觑。

  王永庆50年代涉足塑胶、石化行业,迄今王氏兄弟所拥有的台塑集团是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业集团,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在台湾企业界举足轻重,此外王在美国投资40多亿美元,建立起庞大的石化工业基地。据知情人士透露,台塑集团已决定在浙江梅山建设大型石化项目,首期投资金额约3亿美元左右,总投资将达50亿美元,同时拟定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统筹旗下各公司在内地的投资。

  对已是86岁高龄的王永庆来说,实现在内地建一个石化王国的多年夙愿,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大陆建设一个大型石化基地,形成台塑进军市场的桥头堡,并牵制包括美国艾克森等国际石化企业抢滩中国大陆、瓜分油品及石化市场的步伐。

  在投资决策上,王永庆可谓“游刃有余”:在厦门,王永庆提出设立两座轻油裂解厂投资案,在海沧台商投资区南部辟建2千公顷的石化专区,形成以台塑为主体的“新海沧计划”,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在宁波,台塑集团拟实施梅山岛石化区投资案,占地达4千公顷,从上游的轻油裂解工厂、中间石化原料及塑料原料生产厂乃至300万千瓦时的发电厂,一应俱全。

  这两张投资“礼单”,实际上是王永庆与大陆谈判的筹码。谈来谈去,选来选去,最后定在了梅山。据透露,台塑对梅山岛的投资项目,第一阶段将兴建聚氯乙烯(PVC)等四座塑胶原料厂,并将由下而上整合。未来若获得许可,也可能发展上游原料。而台塑上海办事处最主要的功能是统筹内地各公司的财务、人事及信息整合。

  外界认为,设立上海办事处显示台塑以长江三角洲为发展重心的计划已进入实质阶段,也意味着台塑将在内地建立第二个石化王国。未来台塑在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布局包括即将新设的上海办事处,以及在江苏太仓设置台塑和台化共用的化学品储存槽,另在宁波设台塑聚氯乙烯(PVC)厂和台化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厂,加上已在南通设置的南亚PVC管件厂,及动工中的南亚昆山电子材料厂,使得台塑进军内地的塑化市场规划略见雏形。

  随着台塑的正式加入,中国石化市场三方巨头厮杀角逐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石化业不仅将在终端市场上展开激战,在石化业上、中、下游之间的争斗也会同样残酷。(本报记者章轲广州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两会观察:中石油牵手BP 石化业应对入世 (2001/03/12 08:44)
争夺战升级 中石油拟投资60亿收购加油站 (2001/02/21 13:19)
中石化2.9亿天价击败中石油 石油巨头火拼深圳 (2001/02/05 07:10)
我国最大气田横空出世 中石油喜迎“飞来横财” (2001/01/22 10:38)
中石油和中石化加油站收购战握手言和 (2000/08/10 10:23)
吴敬链称中石油国有股将减少到66.5% (2000/06/29 16:18)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世纪盛典倒计时--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组图: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