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物流业 > 正文
 

EPC技术引发供应链革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 13:32 《中国经济周刊》

  ★张博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张子凡/北京报道

  2004年10月19日,受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EPCglobal)董事会委派,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现更名为GS1)首席执行官Miguel Lopera先生及EPCglobal主席Chris Adcock先生在中国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工作访问。此次访问是对EPCglobal在我国的惟一授权组织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成员组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进行工作视察,了解我
国EPC技术发展状况,并进行相关讨论和指导。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EPCglobal在我国的惟一合法代表,是我国政府认可的在全国统一组织、协调、管理中国条码及EPC工作的权威机构。

  何谓EPC?

  众所周知,在现阶段的物流业中,我们依靠条码技术来识别商品,条码技术已成为全球最通用的标准之一。但是条码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如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无法识别某一单个产品。然而在现代物流业当中,实现对产品的惟一识别、并追踪供应链上的每一件单品是非常重要的。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实现对供应链上每一单品的有效跟踪,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射频技术趋于成熟,信息数字化和全球商业化促进了更现代化的产品标识和跟踪方案的研发,EPC(产品电子标签)技术应运而生。

  EPC技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下设机构EPCglobal负责统一开发和管理,是继条码技术之后的又一项新的自动识别技术,它能够通过赋予每一个单品惟一的EPC码,从而实现对单品的惟一标识。EPC技术是条码技术的延续和发展,是条码技术的有益补充,也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EPC能够进一步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可以实现对所有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等)的标识、跟踪。

  有专家认为,EPC技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打破目前诸如有些地方货物积压和有些地方货物短缺等物品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更将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运作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世界范围内的物品调配更科学合理,运转更快速顺畅,它代表的不只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或者是一种先进的产品,更是一场席卷全球产业界的革命,给全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理念,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前景广阔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分析家指出,电子标签技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数百亿美元的市场空间。据市场研究公司International Data预测,到2008年,用于在零售供应链中跟踪货物的电子标签(RFID,有时也译作“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接近13亿美元。许多高科技公司正在加紧开发RFID专用的软件和硬件,这些公司包括英特尔微软甲骨文、SAP和SUN。

  最近,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连锁集团公布了电子标签使用的时间表,要求前100家供应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发送的货柜和包装箱必须使用电子标签。香港国际机场日前宣布将在行李跟踪上采用EPC技术,将安装120个读写器,并首批订购了150万个epc classo 的标签,整个系统将于2005年1月1日投入运行,将成为亚洲迄今最大的RFID应用项目。另外,上海浦东机场也将有类似计划实施。

  有专家指出,EPC系统的发展首先为系统提供商、包装、印刷、电子、IT等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使用这个系统的各生产制造行业和零售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发展契机。

  条码和电子标签共存

  尽管EPC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条码和电子标签还要同时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首席执行官Miguel Lopera和全球产品电子代码中心主席Chris Adcock这样说。

  据介绍,目前电子标签的应用领域主要还是集装箱或大包装商品或单品价值较高的商品。在这个领域,电子标签能够将供应链各环节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及在产品质量追溯和产品信息加载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目前谈电子标签作为消费者日常消费品的编码标识还为时过早,最直接的原因是成本。目前,一个电子标签的成本大约在20~25美分之间,即使比较乐观的估计,在3年5年间一个电子标签的成本降到1~5美分,与条码极低的成本相比,电子标签不可能在短期内取代条码。

  有关专家指出,成本的降低有赖于技术的发展。虽然射频技术的电子标签问世不久,但射频技术的发展已有50余年的历史了。电子标签吸纳了过去50年射频技术的研发成果,但是不能指望短期间内射频技术有革命性的突破。所以,电子标签要在成本上低于条码是至为关键的一个坎。

  即使有了成熟的技术,实现成熟技术还要依靠一批具有远见且颇具实力的制造商。而且,只有大批量生产,才能保证制造商有利可图。

  有了标准才有规则,有了规则才可以大范围推广应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全球电子代码管理中心正在制定一项电子标签国际标准,计划今年年底通过内部审定,2005年提交国际标准组织(ISO)。两位官员表示,这项标准能否进入ISO程序,何时能够通过表决还是个未知数,但他们对此持乐观的态度。

  条码和电子标签还要同时存在多少年?是30年还是50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成海说,他私下与Miguel Lopera先生及Chris Adcock主席先生谈到这个问题,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共存30年至50年是没有问题的。两位专家尤其强调,即使在发达国家,电子标签的应用也没有触及条码应用的强势领域。

  但是,这个判断并不意味着专家们对电子标签持消极态度。相反,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全球电子代码管理中心正在全力推进电子标签的应用。有一点认识十分明确:EPC即产品电子代码是条码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在今后比较长的时间内还是条码技术的有益补充。现阶段电子标签的推广重点是集装箱、大包装商品及单品价值较高的商品,与条码标识形成双轨并行之势。

  两位专家还提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许多国外厂商都将其加工厂设在中国,这是中国推动电子标签应用的契机。目前,许多跨国公司都与他们所在的组织达成协议,估计到2006年,中国的制造业将在跨国公司的统一框架下,在他们的产品流通、包装以及单品价值较高的产品上使用电子标签。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EPC新闻 全部电子标签新闻 全部产品电子代码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