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平编辑:汪静
10月15日,东风有限、中信集团和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的三方代表在郑州签订了《关于转让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股权的协议书》。根据协议,东风有限旗下的上市公司东风股份将以3.5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分别从中信集团和郑州轻汽的手中收购郑州日产35%和16%的股权。收购完成后,中信集团将从郑州日产彻底退出,东风股份、日产和郑州轻汽分别持有郑
州日产51%、30%和19%的股权。
东风有限:困境自救
整合过程的最终完成,对于东风有限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在目前这个时候。
东风有限今年的日子过得并不顺。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份,东风有限乘用车的销售量仅为约36000辆,离全年销售8万辆的计划相去甚远。
所幸的是,商用车似乎还能撑起东风有限的面子。据了解,今年1至8月份,东风有限旗下的商用车公司累计已完成13万余辆的销量,成了东风有限最大的亮点。实际上,商用车一直都是东风有限的中坚力量,其销量目前仍占东风有限总销量的80%以上。可以说,在未来几年,商用车仍将是东风有限动摇不得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成对郑州日产的整合,是东风有限的固本培基之举。
东风股份的总经理朱福寿表示,重组后的郑州日产,将生产以休闲和旅行为主的SUV和高端皮卡。按照东风有限的部署,东风股份是东风有限的轻型商用车和汽车动力的制造中心,其产品规划除了客车、轻卡、MPV、发动机和客车底盘,还包括了SUV和皮卡。收购郑州日产,不仅让东风股份少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同时也让东风股份产品系的延伸得以基本完成。正如东风有限的董事长苗圩所言,郑州日产融入东风有限,将填补东风有限在SUV及中高端皮卡项目上的空白。
东风有限的这个好消息,对于正面临严峻形势的东风集团来说更有雪中送炭的意味。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的整车销量首度被长安集团挤出了“三大”的序列,而有数据显示,在今年1至8月的销量排名中,东风已经滑到了第5位。收购郑州日产,东风又多了一个生产基地,对集团的销量排名也不无好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关系着东风在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中所规定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地位。
日产(中国):一石多鸟
当然,最大的赢家应该还是日产。 生不逢时的郑州日产当年因审批权限问题差点流产,此后又赶上了汇率争端和日产自身的经营困境。接着,日产又与东风合资成立了东风有限,郑州日产在日产的心中一直处于一种边缘化的位置。对于日产来说,郑州日产的产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中方股东又缺乏深厚的汽车制造业背景,在政策上更拿不到多少有利的资源,日产在其中可谓是使不上力也借不了力。因而,日产虽然拥有郑州日产30%的股权,但一直没有深入地参与郑州日产的经营和管理,除了提供几个车型,日产更多地只是充当投资分红者的角色。
东风股份作为东风有限旗下的上市公司,日产和东风各持有其35%的股权。在东风股份完成对郑州日产的收购之后,通过东风股份,日产又间接持有了郑州日产17.85%的股权,实际持股比例上升到了47.85%,成为郑州日产实际上的最大股东。这样一来,日产就一举摆脱了无法控制郑州日产的窘境,获得了对郑州日产的实际控制权。
当然,在日产看来,在极度讲究规模效应的汽车业,郑州日产势单力薄,缺乏长远的发展基础,对于在郑州日产所做的投资,日产也不无担心。此外,郑州日产与东风有限可能存在的竞争和冲突也是日产必须考虑的。东风有限这么大的一个合资项目,对于刚走出困境不久的日产来说可谓干系重大,将郑州日产分散的资源与东风有限整合集中起来,对日产的中国战略显然更为有利。
将郑州日产并入东风日产,避免了日产旗下的两家合资企业同门厮杀,让其在郑州日产的投资有了更为安全的保障,而且获得了对郑州日产的实际控制权,同时,日产也可以借机向合资伙伴东风示好。在这件事情上,日产可以说是走出了一招四杀的妙棋。也许,在这步棋上,日产还留有另一手杀招:东风有限整合郑州日产也让日产得以腾出了一个合资的名额,接下来,日产会不会学丰田呢?起码,这也是可以用来震慑东风的一个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