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加油站的新竞争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 18:28 《全球财经观察》

  10月9日,随同希拉克总统一起来华的法国道达尔公司在北京拿下了一张大单,将与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化集团一起,组建一个新的燃油公司。中化和道达尔,试图藉此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众多海外投资者准备在12月11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开放以后,在中国大施一番拳脚

   文|金苹苹

  在中国的成品油零售市场即将开放的前夜,又一场分享丰厚利润的盛宴在秋天的北京上演。

  10月9日,随着被法国媒体称为最佳推销员的希拉克总统一起来华的法国道达尔公司在北京拿下了一张大单——道达尔将与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化集团一起,组建一个新的燃油公司。在这个新签定的合资协议中,双方将共同投资9亿元,中化集团持股51%,道达尔持股49%,并计划在7年内在中国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4个省市开发建设200座加油站的零售网络。

  一直以来,中国国内加油站市场的零售网络都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把持,此次作为中国国内四大国有石油公司之一的中化集团牵手道达尔,不仅使其进军油品零售市场的心愿得以完成,更是在此前诸强已经划分的市场格局中布下了一粒新棋子。

  中化和道达尔,试图藉此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和众多对成品油市场有浓厚兴趣的对手一样,他们也在“蓄势待发”,准备在12月11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开放以后,在中国大施一番拳脚。

  加油站的诱惑

  “在中国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以及中国入世承诺即将实现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跨国石油公司都对中国的成品油零售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加油站,则是成品油进入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口。抢占作为石油产业链销售终端的关节点加油站,是大型石油公司想要最终在成品油销售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而要想真正盘活在中国的各类石油项目,加油站这块业务都是不可或缺的。”长城伟业期货经纪公司的李榕分析道。

  根据中石化的预测,今后15年,世界第三大成品油消费国中国的成品油市场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这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除此以外,中国还有更多让石油巨头心动的数据:2003年,中国的成品油消费需求达到1.24亿吨,同比增长了4.2%,并且这个需求还将一直增长下去;能源消费结构正从以煤作为主要能源向以石油、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的方向转变;最近3年,中国的汽车销量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在中国目前每年约1450亿升的油品消费中,车用油需求量为760亿升;并且目前中国的成品油批零差价有每吨几百元,在西方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欧美国家成品油批零差价仅为每升0.05欧元,巨大的差价意味着,中国的加油站业务利润空间巨大。

  “中国石油产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石油产品的强大需求,”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说,“而整体来看,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加油站业务的利润是很高的,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汽车所消费的汽油在成品油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拥有自己的汽车,因此对外国石油公司而言,被允许进入中国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一直是他们最近的重要话题。”

  而在目前的中国加油站市场,对于外资来说,市场的占有率其实并不高。截至2004年8月30日,中国共有加油站近9万座,其中中石化约拥有3万座,中石油拥有近2万座,社会加油站为33400座,而目前已建的合资加油站只有300座。中国的石油巨头公司中石化和中石油,现在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市场的主动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对手会在这个回报颇高的市场边徘徊不前。事实上,众多的外资石油公司一直把他们在中国的加油站业务,当成自己未来利润的增长点。

  当初中石化和中石油在海外上市时曾经和BP壳牌和埃克森美孚有过约定——作为前两者的战略投资者,外资们以中石化和中石油出让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作为它们支持其海外成功上市的条件。现在它们得到了自己最初想要的东西——合资加油站。

  作为下游业务的加油站,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给了巨头们无限的商机和巨额利润的诱惑。

  而法国的道达尔,也对中国的加油站市场觊觎已久。作为最早来到中国投资的国际石油公司之一,1997年道达尔收购了从事成品油零售业务的原武汉标准动力公司,并在3年时间内在华中地区的武汉市场上,收购了8座社会加油站。几年来,武汉市场的8个加油站一直是道达尔在华坚守的惟一成品油零售市场。尽管最初进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道路并不平坦,但道达尔早在1997年就已明白,如果等中石化和中石油完成大规模“圈地”,在全国各地都布置好了他们的零售网点,那么到时候自己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可能会更大。

  7年后,当道达尔正式和中化集团签约开始进行他们在北方加油站市场的合作时,道达尔CEO蒂埃里德马雷这样说:“这次投资符合道达尔在中国石油零售市场的扩张策略,并能在未来使我们的精炼项目和零售网络项目得到整合和协调。”

  北方市场的诱惑

  虽然在进入加油站市场的时间上比对手稍稍晚了一点,但是道达尔和中化集团的实力,却也是不容小觑的。

  道达尔是全球排名第四的石油公司,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石油公司之一,道达尔在中国的石油业务一直开展得低调却顺利。1996年,道达尔和中化集团投资的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成立。年加工能力达500万吨的WEPEC不仅是道达尔在远东地区最大的炼油厂,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出口型炼油厂,其中有近一半的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除了投资大连的炼油厂,道达尔在中国还参与了其他下游项目,如在武汉地区的加油站、埃尔夫和道达尔品牌的2个润滑油调配厂、10座液化气库和特殊流体以及一些其他的石化项目及特殊化工产品项目。

  而中化集团,也有着自己宏伟的发展计划。1993年中化集团垄断原油进出口的局面被中石化、中石油及珠海振戎打破后,一直作为贸易型企业的中化集团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出路。“GE的成功得益于美国汽车业的飞速发展,而中化集团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石油产业上。”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说,他一直渴望在自己的任内能将麾下的中化集团由以往的贸易型企业(综合商社)向技工贸相结合的实业公司方向成功转型并最终使中化集团成为“中国的GE。”而在中化集团的发展思路中,“在原油、成品油市场营销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使石油业务的经营内涵完成从进口代理型向营销服务型的转变”也是一个明确的目的。

  最近2年,中化开始在自己的石油产业链布局上发力。

  2002年,中化成功收购了集勘探、开发和生产一体的挪威阿特兰蒂斯挪威控股有限公司。2003年10月,中化与泰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集团PTT签署了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化将与PTT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石化产品销售、发电厂项目、石油管线项目和炼油行业开展全面的战略合作。2004年6月,中化又成功收购了年加工量达1400万吨的韩国仁川炼油厂。

  在布下了一系列上中游业务的棋子后,如果中化能够经营成品油零售业务,成为石油巨头的计划则差不多就可以成形。同时中化完整的石油产业链的形成,也宣告中石油、中石化对成品油市场的双寡头垄断局面可能面临终结。

  如此实力和市场诱人的前景,让在大连有着10年良好合作关系的中化和道达尔,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进一步的合作。道达尔可以实现它进入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夙愿,中化则可以借此实现自己的战略转型。

  而在北方开展加油站业务,是双方的首选。

  在总人口约1.33亿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4省市,是北方最具消费潜力的地区。据统计,北京是中国私车最多的城市,天津和沈阳的排名在各大城市中也位居前列。

  而且在北方市场,道达尔的对手们——BP、壳牌都还没有开始大规模涉足。“能够在竞争对手到来之前抢占市场并占得先机,这是道达尔可能在未来致胜的关键。”国泰君安分析师候继雄分析道。

  而中国国内的巨头型对手中石化也在不久前传出要在北方市场“缩编”的消息——就在道达尔和中化签约的前两周,中石化总裁王基铭就向外界透露,中石化将会在几年内关闭近2000家加油站。而今年年内,首先就要关闭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1572家加油站。

  但是对道达尔和中化来说,能够避开各自的对手,在北方市场提前介入加油站项目,就可以为未来做准备。一旦市场放开,没有了束缚的道达尔不仅可以放手一搏,更可以和中化一起,在北方市场争取自己在市场上的主动权。

  双方的规划也显示了它们的野心。在北京低调签订的合约中,中化和道达尔计划通过这个加油站零售网络,用双方的联合品牌,到2012年要向市场销售不低于100万立方米(约80万吨)的成品油。

  同时,让道达尔和中化选择北方市场的原因还有它们在大连的WEPEC,200座加油站不仅是它们进军北方市场的先头部队,也是为WEPEC生产的成品油产品销售提供便利的好渠道。

  但是道达尔的目标可能还不尽于此。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达尔方面表示,他们“不排除今后会在其他区与中国企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 显然,对于对手们已经得手的部分利润丰厚的南方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道达尔也有开拓的决心。

  而和其他公司更多地把加油站设在各种公路边不同,道达尔和中化的200个加油站将设立在市区和近郊区。“除了投入资金,道达尔还将在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任命总经理,引入各种先进的市场管理方法,”道达尔中国的负责人仇女士说,“使合资公司的经营、服务能够实现道达尔得以享誉欧洲和海外的卓越品质。”

  这似乎也是其他外资巨头目前想在中国实行的策略,“市场开放后,在外资目前还没有在加油站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的时候,对中国成品油的零售市场在短期内并不可能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外资巨头可以依靠他们的成本优势打价格战,当然还有更好的油品质量来争取中国国内的消费者。”李榕说,但最终“更多的外资公司的目的则可能是成立自己的独资机构,自主经营成品油的零售和批发业务”。

  现在与中资合作,只是困于政策局限。2006年底,真正的变化将会发生——中国的成品油批发市场将会对外资开放。那时外资公司可以在中国营建油库、码头和销售网络。这意味着外资公司可以大量销售自己生产的成品油,它们真正的盛宴,也会在2年后出现。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成品油市场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