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关键是要兜里有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7日 17:55 中国经营报

  作者:温秀,刘福兴编辑:韩文欣

  有则寓言,说的是小马驹想要过河,向山羊和大象打听水的深浅,一深一浅的回答使它不知所措。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标准和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同。比如黄金周,有人喜欢用统计数字分析,证明举国欢腾,旅游业一路高歌猛进;有人则愿意拿一些“当事人”的感受说话,结果自然千差万别。但如果过分拘泥其中,就很难真正对它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评
价。

  一直争议不断的黄金周,备受质疑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很多人认为它的社会成本太高,并不经济。不少分析人士表示,所谓黄金周,只是在聚敛“黄金”,而无法制造“黄金”,作为存量资源的一次集中释放,并不足以从实质上扩大内需,反而造成了经济的极冷极热和资源使用的不经济。黄金周一过,旅游和交通运输价格的大幅“跳水”,分明就是一种有力佐证。

   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今年的黄金周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市场在其中的巨大作用。一方面,经历了从四五月份开始的一连串儿的体验高峰:欧洲杯、亚洲杯、奥运会,不少人希望在黄金周里“消停一下”,市场并没有出现“井喷”;另一方面,十几个黄金周的培育使得消费者的观念渐趋理性,人们的消费和出行能够适当避开高峰,“另辟蹊径”。统计显示,今年黄金周以短线和自驾车为特征的散客出行占据了极大的比重。这使得以经营长线业务为主的旅行社,“除了欧洲游一支独秀,其他业务全线溃败(来自行业资深人士的分析)”。相形之下,酒店业收入则是“成色十足”。按照惯例,一般300元/人·天的标准间,如果通过旅行社预订,酒店拿到的往往只是其中的1/3强,但散客付的一般都是全价。所以散客的蜂拥而至带来的不仅是人气,还有更多的“真金白银”。对景区而言,除了一些资源垄断型景区红火依旧之外,二线景区价格的“水涨船高”使得许多游客选择了“绕道而行”。

  虽然就个体而言,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点出现了冷热不均,但就整个运行状况而言,人们似乎更愿意把这个黄金周视为一种理性回归,回归的背后是消费者选择对市场的自发调节。而这种调节体现出的是两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一次是一定时间内人们所具有的消费愿望和消费能力的一种集中释放;一次是在消费总量一定的前提下,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再分配。

  从这个意义上,重新审视黄金周,或许可以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妨把“市场”这个词分解开来看,黄金周提供的其实是一个“场”的概念,是一种消费的环境和氛围,解决的是旅游要素中的时间(有闲)和意识(有消费愿望)的问题;但是否消费,怎么消费,这种消费是否良性、健康、可持续,也就是说有没有“市”,则取决于消费者的内在需求。而这种需求的真正动力就在于老百姓兜里有没有钱。

  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就会产生出行需求,而我们的人均GDP已经到达1000美元,于是很多人认为,旅游应该已经成了大多数国民的一种普遍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很多人有了旅游的意识,但相对于庞大的国民基数,真正能够付诸行动的实在少之又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GDP构成和分配极不均衡。贫富悬殊和区域差异带来的消费能力的不均衡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着旅游和消费的发展。

  说到底,旅游业的长盛不衰,还是要靠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得让老百姓兜里有钱,而且敢花。

  默沙东少收了三五斗

  9月30日,世界著名制药企业默沙东公司宣布自愿召回旗下重磅炸弹药物——在全球每年有25亿美元入账的治疗关节炎及止痛的“万络”。原因是来自美国药物安全部研究人员于8月25日发布的一项针对该药物的研究结果,该结果显示“连续服用18个月会增加病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至今尚未得到美国FDA的采信和确认,更没有因此发出任何警告,默沙东如果不采取召回的措施而等待政府提出要求再动手,肯定还能再卖些时日,多收个三五斗。但为了安全起见,或者还有其他原因,默沙东忍痛自断了一条财路。

  我们不知道美国民众对于默沙东此举是如何评价的,但是在中国,默沙东的这种做法不仅得到了肯定,甚至赢得了各界的高度赞许,将之奉为企业道德的楷模。就像清官因拒绝腐败而受到人们崇敬一样,远在美国的默沙东高层们恐怕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情,却得赢了中国人民给予的这么高的荣誉,真是咄咄怪事。

  其实一点儿也不怪,中国人民之所以如此善待默沙东,完全是比较之后的结果。因为如果“连续服用18个月会增加病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这样的小事发生在中国药企身上,可能没有谁会当回事,即使当回事也是赶紧捂着盖着不让老百姓知道。真出了什么大问题,比如吃死几个人什么的,一句“是药三分毒”也就抹过去了,没有谁去搞什么召回,政府也没这项制度。而说来也怪,全世界搞药的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但我们只听到中国药企和有关部门在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从龙胆泻肝到排毒养颜,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试想如果默沙东和FDA也拿这句话糊弄美国人,是不是也可以交代得过去?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去年龙胆泻肝被曝导致肾损害后,国内一些制药企业和官员的表态。如果没有一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两会期间的关注和呼吁,恐怕连后来关木通换成木通的结果也得不到。而一年后一些龙胆泻肝受害者因药物损害起诉某药厂的过程和结果则更让人寒心。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话题国内媒体和各界人士均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但恰恰是应该关注的有关部门和企业却惜字如金,有官员甚至抛出“如果过多公布药品的不良反应会引起人们不必要的恐慌,导致药品销售受影响”的论调,简直荒唐。全国人大赋予该部门的职能是监督和管理,到头来却变成了对企业销售负责。看看默沙东,再看看我们自己,无论是出于对医学科学和人道知情权的尊重,还是出于对人民健康的负责精神,都值得我们反思。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