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汽车金融业 > 正文
 

中国汽车金融江湖前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7日 16:3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孙斌 北京报道

  央行8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汽车消费贷款整体下降了78亿元,而车市不振和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成为众矢之的,它们被央行列为导致贷款额下滑的重要原因。而在各大国有和商业银行纷纷撤出这一市场的同时,几大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相继开业,继通用和大众之后,银监会在9月底也对丰田汽车金融公司进行了相关答辩。

  汽车金融在中国经历了短暂的休眠后,再次活跃起来。在这个政策面仍有诸多限制的领域,跨国公司为了实现激活市场的目的各自使出家传秘笈与应对奇招,辛苦地开掘着未来。

  一个缺失征信的江湖

  “在汽车金融业务流程中,前端的申贷模型和后端的催收模型是两个重要环节,而国内由于征信体系的不健全,就给两端业务开展的可行性造成了很大障碍。”美国Trans Union信用局决策产品部大中华区首席顾问涂志云说。

  一位银行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大多数国有和商业银行的呆坏账数据都极其有限,很多数据在申贷客户填完资质认证后,都没有及时录入,有效的数据在这样的工作流程中成为了“丢失的数据”,而数据缺失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银行风险没有了管理量化的标尺,很多银行在早期的汽车消费贷款上栽跟头都与此有关。

  记者从银行方面得到的信息是,诸如招商、民生和北商等商业银行都基本停止了汽车消费贷款的业务,而停止的原因都与贷款的呆坏账率有很大的关系。

  “国务院对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无会不讲,但征信行业的全面建立还需假以时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表示。据他介绍,美国的商业银行发放的消费市场贷款份额不足30%,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发放此类贷款的比例却一直过高。其中,汽车和房产是两个大头,相较而言,由于汽车本身具有流动性,就使其中的不可控成本大大增加。

  “国内放贷者角色不清楚,由于放贷者过于依赖保险公司、担保人来完善金融监管,所以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反而被弱化了。”戴根有表示,“而一旦保险公司退出、担保人不履行相应责任,脆弱的监管链条就很容易断裂。而这时所有的包袱都会甩给银行。”

  外资公司的长枪短剑

  “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在前端申贷模型的建立上有自己的优势,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由于对客户的资信审核更专业,所以坏账率也能控制得比较低,而国内银行大多是把这些客户当作普通消费客户来对待。”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张建华认为。

  而大众金融公司刚开展的业务也基本印证了他的想法:“百龙信贷”尽管对还贷方式提出了多种方案,但首批开展业务的群体基本是资信状况良好的个人,不仅贷款方式与普通银行的发放有所区别,对客户调查也不仅仅局限在几张表格的填写上,“贷中信用管理是它们的强项。”张建华说。

  “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对于业务量和坏账率都有综合的量化指标,对于一段时期内的坏账率过高,它们的心理准备能力很强。”涂志云表示。据他介绍,国外汽车金融公司在推出一个产品前,就会系统地预测总的坏账率和利润之间的差额,而且这种测算基本是以公司已经放贷的客户为研究对象的,所以准确性很高。而把“坏账率和利润之间的差额”问题拿来问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得到的答案却都是“不知道”。

  对于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优势,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目前的征信体系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遇到的问题它们同样会遇到。”人民银行研究局纪敏博士表示,“外资的优势是建立客户资源信息库,但在它们尚未建立这一体系之前,优势基本不存在。”

  一位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人士也表示,目前他们也没有建立适应本土的风险管理系统。“由于业务尚未开展,所以客户的资料基本为零,而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原先对客户的考核指标就没有用武之地。”中外客户市场的不同决定了外资汽车金融公司仍要在中国从头学起。

  “但是,只要它们掌握了基本的资料,它们的数据分析优势就会迅速体现,而依据这些数据,它们就会制定出各种不同的适应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阻挡外资的最后一招

  “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还有5年时间,但对于国内汽车金融业务的保护已经基本停止,外资大量涌入之下,银监会惟一的保护策略就是限制注册资本金。”纪敏表示,“5亿的资本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空间。”

  另外银监会的相关规定还要求贷款时不允许变相改变利率,这就使外资金融公司和国内银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国内银行对于高利率习以为常,但金融公司却很依赖这种金融工具的应用,如果低利率的杠杆不启动,它们就难以获得更多的客户。“这一规定显然是针对金融公司的。”

  外资金融公司在和国内银行的竞争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融资渠道。“即使金融公司能够打破利率的限制,5亿元的资金也不足以支撑资金链条的运转,它们需要从中国融得更多的钱。”但在中国,金融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银行本身也参与发放汽车消费贷款,“这其中就会产生非良性的竞争。”

  当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有另一条路,在中国它们还有本土的汽车合资制造企业,“双方的资金拆借通过变通是可以实现的。”纪敏说。但同时他也表示,这种现象在国外是明令禁止的,国外的汽车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都是相对独立的法人,在国内也是这种情况,而且从国内金融法规规定来看,一样有诸多限制。

  “最好的办法是国内银行能和汽车金融公司联合起来,一方面加强融资合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纪敏表示,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利用银行的网点还能增强服务能力,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然而,银行是否会轻易地让出曾经属于自己的市场呢?双方能否合作还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汽车金融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