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集团与神华集团合资 推大能源产业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7日 10:47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施春华 上海、宁波报道 去年冬天,浙江省电力紧张,煤炭紧俏,省长吕祖善亲率浙江11个地市市长和大型能源集团负责人北上“谋煤”。未来,即使浙江再出现缺煤情况,可能省长吕祖善也不用北上了。
国庆期间,本报记者从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内部高层人士处获悉,该集团将与神华集团合资,在浙江省舟山市建设一个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配送中心,一期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财团三林集团将成为双方的战略合作者。与此同时,一个4台30万千瓦机组的电厂将在该配送中心附近建设投产。 上述措施只是浙能集团为解决当地煤炭紧缺问题而进行的整体战略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浙能集团已经成为全国特有的一个囊括电力、煤炭和天然气领域的地方政府控制的“大能源产业链”新模式。 国内最大煤炭配送中心 浙能集团办公室主任高坚在10月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舟山煤炭配送中心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但由于在码头的选址上有所变化,原定2005年底建成投产的计划将会延后。 神华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煤炭集团。参与煤炭配送中心的战略合作方三林集团是印尼首富林绍良的家族企业集团之一。以林木业为主业起家的三林集团在本土拥有几座矿山资源,该集团近期成功获得了本土银行的一笔贷款,贷款前提就是获得了一份为舟山煤炭配送中心提供煤炭产品的长期合同。 熟悉该项目的内部人士透露,尽管过去在国内也有类似的煤炭配送中心,但规模都比较小,而像秦皇岛、宁波等地的一些稍具规模的码头,实际上只是运输中转站,而不是以配煤作为主要考虑,因此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煤炭配送中心。 从煤炭的最终用户角度来讲,从煤矿采购的煤炭只有经过初步加工以后才能直接使用。过去,这一程序多半由电厂、钢铁厂自己完成。现在,舟山煤炭配送中心要把这个程序集合在配送中心内部,由配送中心来统一进行加工,再卖给浙江省内的电厂。 香港中信投资研究上海代表处一位从事能源行业研究的分析师认为,该煤炭配送中心建立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浙江能源集团通过整体采购,可以获得更多的煤炭资源和价格优势;其次,对于用煤厂商来讲,机械设备有所保障,可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再者,通过购买船只和规模效应,可以降低煤炭的运输成本。 三合为一 舟山煤炭配送中心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能集团的实力保证。 浙能集团一位高层官员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地方性大型电力集团,它是由地方政府控股的,而国内其他省份的电力集团则多由五大发电集团控股。浙能集团现任董事长孙永森之前曾担任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浙能集团在2001年5月由浙江省政府主导下成立,以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和浙江省煤炭集团公司资产为基础。但在过去的三年中,浙能集团已经变得非常庞大。现在,浙能集团的资产还包括浙江省天然气开发公司,由此掌握了浙江省电力、煤炭、天然气三种资源的控制权。这大大增强浙江省在统筹规划当地能源产业发展时的话语权。目前,浙能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集团之一。 但据浙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事实上直到2004年初,电力燃料公司才从浙江省电力公司手中划归浙能集团所有,在这之前,浙能集团只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煤炭开发公司。 “如果把燃料部门单独分出来,就会减少很多市场发言权,统一起来考虑市场发言权就会增强很多,而且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煤炭的供应、采购和运输。”浙能集团一位高层官员说。 利弊何在 有关分析指出,在当前各地电力投资纷纷上马的现象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中国的电力供给市场将会达到一定饱和。与此同时,随着“竞价上网”电价改革的制度来临,对发电企业而言,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浙能集团正在未雨绸缪,建立煤炭配送中心是一种方式。上述香港中信投资研究的分析师指出,当前煤炭成本构成中的重要一部分就是运输成本,而如果浙能集团凭借集团优势统一采购不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还能降低运输成本。这是小电厂单枪匹马所无法做到的。 也有专家对这种“大能源产业链”的监管产生忧虑。 上海大学教授、电力专家言茂松表示,从当前的行业监管体制来看,针对天然气、煤炭等一级能源,国家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而电力行业的监管部门电监会的职责仅仅是监管安全、市场构造和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