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节能的利润
○ 本刊记者 李晓明
无法忽视的用电成本
电能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资源形式,在一些行业,它更是最主要的生产成本。今年入夏以来,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来,全国面临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缺电局面。国家发改委调整了南方、华东、华中、华北4个区域电网的电价,全国销售电价水平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2分。其中,上海每度电上涨2.5分、广东省3分、重庆3.3分、北京3.4分、浙江省高达4分……许多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缩小,以电解铝企业为例,按目前行业整体利润计算,每度电提高2分钱,企业尚有微利空间;提高3分钱,企业整体可以持平;而提高4分钱,则企业就会出现亏损。
其实对于企业而言,只要在电能消耗上的控制措施明确而有效,便能显著地缩减企业的电费成本。据目前国际节电行业普遍的投入产出比分析,节电投资是一项长期受益的高回报投资,企业也因此得到不低于60%的年投资回报,而且节电投资相对于其他投资方式主动性更高,更稳妥,风险更低。在国外,节电作为一项全新的投资方式,因其简便易行,周期短,回报高,而得到迅速普及。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节能问题显然没有得到企业应有的重视。作为企业领导,当销售形势好的时候密切关注着市场,顾不上搞节能;当销售形势不好的时候资金又紧张了,哪儿有闲钱搞节能?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就有利润
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和所有盈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承担,这也是许多企业在节能面前踌躇不前的原因。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节能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引导和促进节能机制面向市场的过渡和转变。
有没有一种方式,让企业从实施节能的初始就能收获因此带来的利润?发达国家已有的节能投资机制给了我国很好的启示。在欧美,“合同能源管理”这种从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兴起的产业已取得显著业绩。据加拿大EMC协会的保守估计,加拿大的节能服务市场潜力约200亿加元,仅1990年至1994年,该协会所属公司的营业额每年就递增60%。
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节能资金可以由企业投入,也可以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投入,或是向银行贷款。也就是说不需要企业自身必须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即可获得节能项目和节能效益,从而实现零风险。
“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就是用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通俗的说法就是把埋在浪费中的利润挖出来,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刺激各方的节能需求,使之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节能收益。其运作的基本模式,就是把“节能”当作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实施后省下来的能源费用就是投资回报,根据事先协议,投资各方可以从中分享利润。这样,企业就可以利用未来的节能效益为现在的设备升级,引进新型节能技术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服务公司,可谓是市场经济下的节能服务商业化实体,具有资金整合和技术整合的能力。而对于节能设备制造商、销售商以及节能技术拥有者来说,一方面,可自行建立、运作这样的企业,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为营销自身产品、技术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与这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遍布全国的企业网络推广自己的产品、技术,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互惠互利,共同开发节能市场。
为在我国引进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新兴的节能机制,全球环境基金曾赠款支持我国成立了“国家节能信息传播中心”;世界银行也提供贷款在我国支持实施了若干个节能示范子项目。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支持上海等城市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其中原上海市经委通过对这一新机制历时5年的跟踪、1年多的酝酿,终于联合市计委、市建委、市人事局等部门成立了“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的《循环水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就是上海实施的首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据悉,“合同能源管理”的回报率可达到30%左右,世界银行和我国行业主管机构目前也在努力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贷款担保机制,为新节能服务公司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信贷和担保支持。再加上一些节能领域的国际巨头对我国这一市场的跃跃欲试,相信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新鲜事物很快就会降临到每个人身边,给能源日渐紧缺的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好种子还需要好土壤
应该说,“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的引进为节能服务公司开展业务减少了难度。可是,金博尔电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张总告诉记者,在他开展业务的几年中,尚未做成一单“合同能源管理”的业务。节能公司在中国市场出现以来,类似的项目增长速度并不理想。
这位老总告诉记者,节能服务公司对企业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资金和风险压力的转移,但由于中国的节能服务公司多数是民营企业,本身的实力有限,企业最想转嫁的投资大、风险高的项目恰恰是节能公司无法做到的。而节能服务公司可以做的大多是一些投资不大、风险不高、利润回报却较高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企业又往往不想交给节能服务公司来做。
此外,即便节能服务公司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接下企业的节能项目,还要过“信用”这一关——万一我把设备安装到位了,而对方却不肯还钱,我怎么办?难道坐飞机一次次上门催缴吗?到头来收回的钱还不够差旅费呢!金博尔的张总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看来,要想让好种子生根发芽,还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