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零售业 > 正文
 

贵州供货商联手对付超市 不付货款不供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 18:25 中国青年报

  进场是找死,不进场是等死?

  记者 谢念 本报贵阳9月22日电

  对于那些强势的大卖场来说,单个供货商力量微小,难与大卖场平等对话。现在,贵州省的供货商们“聚指成拳”,联合起来发出共同声音。

  9月13日,贵州省供货商联合会(下称供货商会)在当地报纸发出措词强硬的公告称,根据9月11日100多家供货商召开的维权会议精神,“决定即日起对恶意拖欠货款和不能按时结清货款的个别大型商场停止供货……限在本周内拿出还款方案,确定付款日期,否则本会将于9月20日后在媒体上公布拖欠货款的商场名称……并付诸法律手段。”

  尽管没有一步到位地点出“拖欠货款”的商场名,但私底下,供货商会的有关人士并不讳言,“公告”主要是针对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旗下的大型卖场宅吉店。

  “我们的忍耐已经到了最大限度。”这位人士表示。据悉,2000年至2002年,贵阳供货商刘庆宪女士为讨还欠款,只身与两家大卖场打官司。官司打完了,时间、精力和生意也赔了进去,其经营额由最高时年900多万元,降至数十万元。

  由供货商会提供的抽查结果显示,2002年北京华联更改公司名称,当年11月,宅吉店开始拖欠供货商货款,到今年3月,已有大部分供货商不同程度被其拖欠货款,其中有35家企业,被拖欠352万元货款。

  “对于许多经营规模不大的供货商而言,这个数字足以让其‘贫血’、甚至‘失血’。”供货商会秘书长何金莹说。

  今年8月5日,供货商会向华联宅吉店递交了商洽函,数日后,双方进行了面对面商洽。

  “华联方面的代表当时承诺,9月底前彻底结清以往所欠货款,今后所有货款按合同支付,当月发票当月结清。”何金莹说。

  “然而,”他又说,“时至今日,华联并未完全践诺。一方面,七八两月新款大部分未结,对陈年欠款要求供货商交纳10%扣点方予兑付;另一方面,以开设新店为名,向供货商收取高额进场费和节庆费。”

  供货商生死两难

  9月14日下午,就北京华联宅吉店与供货商的欠款纠纷,记者前往华联贵阳分公司采访。该公司企管部工作人员王小姐称,有关负责人忙于新店开张事务不在公司,并详细记下记者的联系方式,答应尽快给予答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华联方面仍没有回信。

  “事实上,欠款纠纷是供货商与大卖场这对矛盾长期不平衡、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爆发的结果。”此间一位媒体人士发表评论说。

  据报道,近年,贵州部分超市卖场不但普遍对供货商收取高额进场费、节庆费、堆头费、扣点、理货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拖欠货款,而且时有携款外逃现象发生,供货商利益和生存因而遭到严重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表明,先后倒闭的新国道、华润、金玛特、华士联、佳信佰等超市,导致3000余家供货商损失近亿元,有的供货商血本无归。

  贵州省供货商联合会提供的资料说,华联宅吉店开业之时,就曾向供货商收取了500余万元的进场费。

  “如果不能满足卖场的要求,他们说,可能清场、撤货。”一位供货商说。

  “在商品供过于求的今天,大卖场垄断着销售渠道与终端。一盘散沙又只能通过卖场直面消费者的供货商,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弱势地位,很难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就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何金莹分析,“许多供货商无奈地形容:‘进商场是找死,不进商场是等死’。”

  根本出路在于立法

  贵州省供货商联合会今年7月13日刚刚成立,其宗旨为“团结,联络,协调,规范,拓展,服务”。

  “我们希望为省内外供货企业提供一个与大卖场实现平等对话的平台。”供货商会会长陈拔钢说。

  在与北京华联展开“对弈”之前,供货商会已经与另一有国际资本背景的大卖场———美国普尔斯玛特集团旗下的诺玛特超市贵阳中天店过了一招。

  8月23日,供货商会联合贵阳诺玛特商业有限公司、北京诺玛特控股有限公司(诺玛特中国总部)、贵阳市商业银行金城支行,签订了一个全国首创的“四方协议”,确定供货商会通过银行对中天店的销售货款进行全程监控,中天店准时向供货商支付新货款,并于2005年2月8日前还清70%以上既往欠款。

  据透露,协议生效迄今,中天店已归还供货商近500万元欠款。

  与此同时,供货商会还顺利与本土大卖场———大昌隆达成谅解。

  “对弈”大卖场为年轻的供货商会迅速赢得了口碑,其会员单位由最初的40余家增至200余家。可何金莹等仍然认为,应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供货商与大卖场这一对矛盾的解决。

  “美国1930年代前后也曾出现类似情况,最终迫使全美中小制造商及经销商联合向联邦法院起诉,推动了〈《罗宾逊波特曼法案》〉(别名《连锁商店价格限制法》)的出台。该法案规定,有可能垄断市场的商家,不许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特殊折扣等不合理费用,且对供应商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大小有别。”他说。

  最新消息说,华联方面已经与供货商联合会取得联系,愿意共同打造诚信超市。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华联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