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汽车业 > 正文
 

汽车召回 无国界经济中的信任边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15:47 新华网

  在召回法规正式执行倒计时的日子,奔驰、萨拉毕加索、奥拓、沃尔沃等轿车接连主动召回。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打破了在中国汽车市场长期保持的"零召回"记录。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现实:从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被迫18次采取召回行动,同期宝马10次,尼桑9次,马自达、奔驰各8次,奥迪、起亚、沃尔沃、大众各7次,菲亚特、本田、捷豹和绅宝各5次,克莱斯勒、 标致各4次,福特、SEAT、丰田各3次,欧宝、司马特、雪铁龙各2次,保时捷和法拉力分别有4次和2次。由此可见,汽车召回本是在国际车坛再正常不过的事,倒是诸多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保持的"零召回"记录非常可疑,不能不让人怀疑到某些跨国汽车巨头的诚信。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车市越来越被跨国汽车巨头所重视。但遗憾的是,目前体现出这种重视程度的往往是巨头们宣布追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额、投产与世界同步的先进车型等市场措施。在汽车召回问题上,真正做到对中国市场一视同仁这条偏偏是很多汽车巨头不愿或不敢正视的。如果说在汽车召回法规诞生前,巨头们还能为在中国市场的诚信缺失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么在今年10月1日我国召回法规正式执行之后,他们迟早将为这种诚信缺失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近期国内汽车召回的举动中,值得褒奖的是长安奥拓的召回。因为"小奥拓"是一款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抵挡轿车,长安奥拓的主动召回不仅保护了15万多名车主的正当权益,也用行动证明了召回绝非中高档轿车独享的"专利"。对于一些人怀疑长安奥拓"高调召回"动机不纯,笔者认为其实大可不必。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宣布召回的声音越大,对相关车主获知召回信息就越有利,越有助于更多的消费者正确认识汽车召回制度。

  与长安奥拓的"高调召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久前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因储汽罐储能不足等问题在中国市场的"低调召回"。在该公司送交质检总局的报告中,使用了"免费实施改进措施"这样模棱两可的用语。这也让人联想起几个月前广州本田针对燃油箱质量隐患使用的"回店"一词。坦白地说,他们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因为缺失了"召回"这个中国法规规定的郑重字眼而显得格外扎眼,他们对待中国消费者的诚信态度因为自己的原因打了"折扣"。

  在这里,有必要再次提醒某些汽车生产厂家,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制造商应当向主管部门报告其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不得以不当方式处理其汽车产品缺陷。"质检总局有关专家曾经明确强调,"不当方式"就是指汽车制造商不得以宣称"优惠服务"等其他方式解决产品缺陷,必须按照召回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程序进行召回。

  如果说现代汽车工业是一种无国界经济,那么汽车召回就是这种无国界经济中的信任边界。如果企图"偷越"这条信任边界,汽车生产企业将愚蠢地自绝于中国消费者。(南辰)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汽车召回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