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家电业 > 正文
 

市场升温 液晶电视崛起备战“十一”黄金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07:1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朱菲娜

  厂商的提前预热使得今年黄金周的家电市场逐渐升温,在阵阵吆喝声中,彩电依然担当起领头羊的角色,在背投、等离子等高端概念的一轮热炒过后,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彩电竞争主要集中在液晶电视上。

  实际上,国内外众多液晶产品制造商早就开始酝酿这一轮计划:SONY、三星、三洋等日韩品牌今年以来持续加大液晶产品推广;夏普斥资数千万美元加大液晶品牌推广力度;新科电子日前宣布启动“液晶战略”中国计划,同时推出三款高清多媒体液晶电视;国内众多家电企业纷纷上马液晶项目。

  来自全球著名市场咨询和顾问机构IDC的报告显示:全球液晶电视销量有望从目前的4%上升到2007年的43%,未来几年,将成为液晶电视的爆发时代。

  液晶电视将取代背投、等离子

  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对北京上海天津等24个重点商业城市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城市居民家庭彩电消费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高端电视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而消费者对电视产品的需求也从“电视信号接收器”逐渐向“家庭信息网络显示终端”转变。

  液晶电视产品因为其低辐射、环保、高清显示度等比较优势受到我国消费者的青睐,另外公共场所如酒店大堂、豪华大巴车厢等高档场所对液晶电视产品需求量迅速增长,也使得前液晶电视在市场上越来越走销。在24个重点商业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液晶电视销售增长超过100%。

  相比较液晶电视,背投和等离子也曾一度是非常流行的高端彩电,但新科电子新闻发言人樊文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背投和等离子被视为过渡期产品应该更为恰当,因为这些产品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迟早会从这场新品种彩电的混战中出局,取代它们地位的将是液晶电视。”

  来自技术专家方面的分析表明,背投电视的亮度达不到传统CRT的标准,其笨重的体积早已背离轻便、时尚、节省空间的主流消费取向。等离子电视则成本高昂,只能做大,不能做小。此外,等离子电视还有一处致命伤,就是使用寿命一般只能维持在2万小时,这一局限使其在中国的消费意识环境中不可能大有作为。

  相比之下,液晶电视在解决了画面观看不受角度限制、尺寸放大后依然能保持高清度等技术问题后,加上无闪烁、节省空间、使用寿命5万小时以上等综合优势,无可争议的成为未来市场中最具号召力的产品。

  上游投资给液晶产业注活力

  来自全球几大液晶电视龙头企业的巨额投资将为液晶产业的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证。

  今年1月,作为全球首家第六代LCD生产线,夏普的龟山工厂开始量产,日产能500枚,8月份以后提高到900枚。索尼和三星合资创建“S-LCD”工厂计划于2005年开始批量生产“第七代”LCD面板,估计月产量可达到6万枚。之后,两公司于今年7月再度联手,共同建立一家用来生产“第八代”LCD显示面板制造工厂。日韩同盟出现后,日立松下迅速做出反应,决定2006年共投资1000亿日元(约1万亿韩元),共同设立生产用于电视机的30英寸级大型LCD面板的第6代LCD生产线。

  上游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庞大投资无异给下游应用市场规模提供了充分的预期。由此判断,“中国电视产业正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即从传统电视向平板电视、液晶电视转变,这将会带来巨大的机遇。”苏宁电器北方销售区域负责人这样认为。

  非价格因素主导新一轮竞争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行业的重新洗牌,彩电行业的新一轮洗牌已不可避免。那么,本就“杀”得翻天覆地的彩电市场,又将演绎出怎样的故事?“面临不可阻挡的新技术潮流,对于液晶电视产业,目前所有的国内企业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绝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更重要地是营销的竞争和渠道的竞争,液晶电视产业也不能脱离这个游戏规则。另外,因为转产高端产品后,众商家前期成本投入放量,而多年来价格拼杀的市场传统又使新品利润回收时间变短,弹性空间变小,将使液晶的最终竞争还是在终端。”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据松下电器的一份市场调查,消费者对于高端家电产品的选择标准,将不再局限于其本身的功能性差异。除了对亮度、清晰度、端子多等技术指标要求之外,消费者对产品规格的丰富性、售后服务、以及品牌价值等附加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从十一黄金周前期的备战表现看,各大彩电厂已一改往日降价酣战,开始注重起降价之外的一些辅助手段。

  前段时间,康佳续签国际影星张曼玉继续出任其形象代言人,据悉身价飙过千万,以求其“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坚步推进,并将其运用于康佳的终端营销计划;海尔则不遗余力的宣传其自身的3A技术及三全顶级服务模式,为产品的旺销助阵;创维平板、TCL液晶等众多厂商都宣布了旺季之前的价格下调,但价格战已没有以往那么惨烈。

  众多家电厂商均表示,加强品牌的附加价值、对产品进行技术和功能上的扩展、完善售后服务、更有效率的调动社会资源,建立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为价格战之外彩电销售的辅助手段。他们表示,向高端转型中的家电企业需要连手把市场做大,共同建设一个激烈而良性的竞争环境。由此看出,经过多年拼杀的国内相当一部分家电厂商已积累了培育市场的资本和耐心,行业也将在这种趋动下逐步走向成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液晶电视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