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跨国投行中国主管走马灯 诱人蛋糕引人疯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9日 09:49 《财经时报》

  和讯网-《财经时报》特供

  跨国投行在短短一周内有关中国业务的两则高层人事变动,已让人感受到人才挖角大战的白热化。

  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表示聘请摩根士丹利驻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董事总经理杨志中 出任该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管;而此前两天,花旗集团宣布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简称:一波)中国业务主席孙玮将正式出任其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董事长。

  高层管理人员变动如此频繁在跨国投行中并非新鲜事。一位任职于香港的投行界人士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跨国投行疯狂搜刮那些能够带来业务并使利润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中国专业人士。

  在跨国投行看来,要加强其中国团队的力量以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多分得一杯羹,就必须拥有强有力且能独挡一面的领军人物。显然,这种人才最便捷的来路便是竞争对手——挖角既可令自身实力猛增,亦可使对手刹时失去左右臂。

  人才的竞争

  杨志中在摩根士丹利任职期间曾参与中国电信、中石化和中国铝(资讯 论坛)业等国企的国际公开募股。雷曼兄弟在一份声明中称,杨志中完成了超过150亿美元的融资和跨境咨询交易,他将负责扩大雷曼兄弟在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务,同时组建并领导一个由投资银行专家组成的团队。

  在亚洲,雷曼兄弟目前仅在东京设有机构,相对于摩根士丹利、高盛在中国业务的拓展力度显然起步太晚。

  香港一位投资银行界的人士分析说,雷曼兄弟此次力邀杨志中加盟,明显有冀望其成为第二个孙玮的意图。

  1998年-2002年2月,孙玮就职于摩根士丹利,任资源、电力及交通行业组执行董事及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并参与了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中石化和中国铝业等一系列国企的海外上市工作。离开摩根士丹利后,孙玮来到一波出任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管。

  孙玮的到来令一波2003年的中国业务突飞猛进,业内戏称一波在2003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孙玮由此升任为一波中国业务主席。香港投资银行界人士普遍认为,一波最近两年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取得骄人业绩,与孙玮的开拓能力关系密切。在他们看来,投资银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但今年8月传出的一则有关孙玮的消息令投行界颇为震惊。当月,孙玮辞去在一波的职务,以显示对其前任老板和公司首席执行长麦晋桁(John Mack)的忠诚。

  麦晋桁在一波的人事大调整中被排挤出董事会。2002年2月,正是这位华尔街资深人士找到孙玮,并说服她离开老雇主转投一波。

  屡换门庭屡见不鲜

  孙玮的离职让身处香港的外资投行界人士对她的去向猜测纷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花旗集团已将一波前任董事长Stephen Volk招至旗下,任命其担任副董事长一职。这是否是孙玮前往花旗集团的一个主要动力?

  据了解,孙玮将接替前花旗环球金融中国投资银行部副主席任克英。任克英和花旗集团中国投资银行主管颜庆华于今年6月被停职,原因是两人涉嫌向公司和监管机构提供虚假信息。

  在外资投行界,像孙玮这样屡屡更换门庭的顶级投行人才不少,这令分析跨国投行间频繁的人员流动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只要稍微关注一下跨国投行最近几年对华策略的调整,就能发现这些策略的实施和人员的引进密切相关。

  更有意思的现象是,人才流动似乎都发生在有限的几个人身上,并且无论是研究人才还是业务人才。在对外资投行连续几年华人主管变动的追踪中,人们不断见到熟悉的面孔。比如,何显鸿曾是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员,后任美林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而在今年郑杏娟出任美林中国研究业务主管兼中国股市策略师后,何将跳槽至瑞士银行的传言随之鹊起。

  同样,今年5月14日,一波任命陈昌华为中国研究部门主管。陈此前是瑞士银行中国业务执行董事、首席策略师及A股研究部门负责人,并多次在中国内地主办的相关论坛上发表演讲,深为国内证券业熟识。

  类似的变动还有今年5月19日,摩根大通任命刘小俞担任中国董事总经理兼副董事长,集中于拓展其在中国的投资银行客户网络及战略性业务。刘曾是雷曼兄弟驻亚洲和里昂证券(亚洲)的管理人士。

  接任孙玮在一波职位的张利平原也是美资投行界的精英。在加盟一波前,张负责美林中国市场的投资银行业务。

  动力:贪婪的欲望

  一波一位研究员在最近出席一次会议时说,跨国投行在中国市场的争夺战火还不仅仅燃烧于高层,在香港有分支机构的各家跨国投行,自今年初开始就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且入选人员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来自内地;二是会说普通话。

  这种招聘条件在跨国投行的招聘史上十分少见。为何会有此类变化?在跨国投行人士看来,中国市场是投行业务领域正在苏醒的金矿,中国将是今后全球投行业务的最大蛋糕。

  但一个现实问题是,想要跻身这些交易并获得巨额回报并非易事。一波的一位研究员说,举足轻重的中国市场业务已令跨国投行施尽浑身解数。

  事实是,受世界经济低迷、企业经营活动放缓的影响,跨国投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股票承销和并购业务骤减,而急剧下降的收入使得近两年来各大投行裁员约10万人。2002年,全球并购规模下降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股票承销量较上年下降了17%,债券发行量减少了13%。

  但中国却上演了另一番景象:2002年,大型国有企业中银香港和中国电信相继海外上市;2003年,中国人寿创下了当年全球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纪录。上市之外的跨国并购交易在中国亦风起云涌:日产汽车斥资10.3亿美元收购东风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安海斯投资1.82亿美元增持青岛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股权。

  据《汤姆森财务》统计,2002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已从上年的8.85亿美元猛增至25亿美元,海外公司在中国进行的收购交易额从51亿美元激增至159亿美元,中国企业间的并购交易额也从127亿美元上升至253亿美元。

  如此诱人的蛋糕,怎能不令跨国投行为之疯狂?

  人才流动的益处和风险

  不过,前面提及的那位一波的分析师还说,跨国投行间的人才流动都发生在有限的一些人员身上,也暴露出投资银行业的高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在他看来,进入高盛、摩根士丹利是每位从事投行业务人士的终极目标,但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顶级投行同时又是“黄埔军校”,因为目前被广泛挖角的专业人士多来自这些顶级投行。

  他分析说,顶级投行往往人才济济,而过多的人才导致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剧。当晋升机会渺茫,中档投行抛来更高收入和更高职位的“绣球”时,多数人都会选择更换门庭。

  这位分析师并不认为这种状况糟糕,相反,他认为人才的流动将带动投行业务整体均衡发展,也能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完美的服务。

  但身处挖角浪尖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高层管理人员感受自然不同。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文礼信坦言人才流动“确实是个问题”。但他同时指出,在任何行业,只要坐到龙头老大的位置,就会遇到类似情况,会经常成为同行的“练兵场”。而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必须让员工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前景。此外,提供可观的工资收入,保证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也非常重要。

  同样的问题在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张奕看来,答案是要将眼光放长远和有一个长期打算。

  高盛的业务守则中最重要的是名誉。张奕说,在任何交易和投资中,他们都会考虑是否有损失名誉的风险。“通常,许多人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而实际上对个人而言,频繁更换工作也是一种交易,也存在风险。”他说。

  □ 近期主要跨国投行中国主管职务变动一览

  人物原任现任

  孙玮 原一波中国业务主席 现花旗集团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董事长

  杨志中 原摩根士丹利驻香港投资银行业务董事总经理 现雷曼兄弟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管

  陈昌华 原瑞士银行中国业务执行董事、首席策略师 现一波中国研究部门主管

  刘小俞 原雷曼兄弟驻亚洲和里昂证券(亚洲)管理人士 现摩根大通中国董事总经理兼副董事长

  郑杏娟 原供职于摩根大通大中国经济研究团队 现美林中国研究业务主管兼中国股市策略师

  张利平 原负责美林中国市场的投资银行业务 现负责一波中国投资银行业务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时报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