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未见增长 谁点燃了钢铁虚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09:25 《经济》杂志 | |||||||||
文/本刊记者 周季钢 一个半月来,钢材部分品种的涨幅甚至突破1000元/吨,钢厂的出厂价节节拔高,“小高炉”重新冒烟,市场需求却未见增长,“钢铁泡沫”越胀越大 近来天气闷热,吕建旺也有些烦躁,眼看着钢材价格不停地往上蹦,吃“钢铁饭”的
吕建旺是北京天安通物资公司的经理。根据他在钢铁市场“摸爬滚打”20年的经验,高温炎热,缺水缺电,工程建设时断时续,在往年绝对是钢材销售的淡季,但今年却令他“完全看不懂了”。 据北京兰格钢材信息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到8月20日,国内30个中心城市每吨Φ6.5/8mm高线的均价为3762元(吨价,下同),比2003年同期高出605元,比2004年2月29日的历史最高均价低348元,而比2004年5月21日的本轮最低价位则高出了914元,涨幅为24.29%。 同样在8月20日,全国30个主要城市每吨3×1250×c热卷的均价达4600元,比2003年同期高出1308元,仅比2004年4月18日的历史最高均价低154元,而 1.0×1000×2000冷卷更是涨得“离谱”,2004年8月20日的均价达5607元/吨,仅比2004年4月18日的历史最高均价低10元。 事实上,2004年初至4月份,钢铁市场也曾出现过一轮“高得吓人”的行情,也正因为此,宏观调控疾风骤雨般来临,钢铁市场随即一片凄风苦雨。但谁又料到,在低迷了三个月之后会又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呢? 据北京兰格钢材信息研究中心掌握的数据显示,新一波钢价波动的“震中”是上海市,大致逻辑是,因浙江地区钢材短缺,大批经销商赴上海询价采购,从而触动华东地区的这一中心市场,从7月12日以来,上海市场的Ф25mm螺纹钢从3190元/吨迅速上蹿,到8月下旬仍徘徊在3900元/吨左右。 据该中心研究员李芳分析,华东市场率先涨价,不仅为全国其他市场提供了外部支持,也带动相当一部分钢材涌入上海,在追捧上海的高价的同时,也拉高了其他地区的价格,致使各地的钢材价格你追我赶。 有价无市的尴尬 2004年的4月至5月,唐山吉祥钢材市场的经销商董素荣是在烦躁不安中度过的,她曾向《经济》杂志记者抱怨,“长此以往,就关门不干了”。 8月中旬,本刊记者在唐山再次见到董素荣时,她的心情并未好转,近一个月来,她的公司才出货100多吨,不及年初时的三分之一。 事实上,董素荣遭遇的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据《经济》杂志记者在唐山走访的数十户钢材经销商反映,市场需求量并不见长,也就是说,这一轮钢材价格猛涨,并不完全是由于市场需求量的突然增大而引起的。 即便在唐山钢材市场上,若某一类钢材从4500元的价格跌至2400元,经销商就得赔钱,但由于存货量大,迫于资金压力,仍然割肉抛货,到2004年5月,唐山钢材市场上已是跌声一片。此时,由于经销商进货骤减,钢铁厂的产量大幅缩水,一些难以为继的小钢厂只得关门,进而导致原材料价格跳水,如铁粉,一度从1150元/吨下降到150元/吨。 到2004年5月底,钢材市场差不多“清空”,经销商又开始少量进货,但此时钢材产量依然没有提起来,供求天平便朝钢厂倾斜,“物以稀为贵”,加之生产成本增加,钢材价格开始上浮。 对比各大钢厂7月及8月份发布的价格标准后可以看出,钢材的出厂价格都有提高,幅度在在170元-250元之间,如天津天钢集团公司将8月份的中板价格提高了200元,包钢、唐钢、邯钢等也将热卷板价格上调300元以上。还有一些钢厂制出“遇涨则涨”的政策,发布了8月份的出厂价格之后,还附加上“实施每吨收取100元涨价准备金”一条。 北京海量物资公司经理宋成国认为,现在钢材的价位已经很高,许多下游用户无法接受,价格猛涨后,成交量只会日趋减少。 吕建旺也坦陈,目前众多经销商都在大肆宣传自己手上有几百上千吨钢材,但实际上都是“有5吨存货,报50吨”,其目的仅仅是抛出诱饵、吸引客户上门,“经销商不敢囤货”。 据兰格钢材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温泉分析,尽管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的钢价迅速上涨,但华东地区仍高温酷热,“拉闸限电”还比较频繁,建筑施工受限,而其他各地的情况也大体相似,真正的终端需求并未大量增加,上涨行情属于“虚火过旺”。 温泉认为,从整体上看,钢材价格的上扬应当归咎于钢材出厂价的上调,各大经销商纷纷召开的各种市场分析会,客观上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北京天安通物资公司经理吕建旺则认为,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正式实施之后,钢铁厂家纷纷转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导致螺纹和线材的产量骤减,引起供求失衡。 唐山市钢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庆芳也赞成这一说法,同时他还认为,原材料涨价,直接导致钢厂成本的增加,钢材市场的整体波动也不仅仅是宏观调控所致。 2004年7月28日,华东地区上海市场率先出现疲软,价格略有滑坡。7月30日,上海市场每吨Ф25mm螺纹钢价格从7月28日的3750元回落到3550元。据了解,到8月下旬,大多数钢材的吨价均出现50元-200元的小幅下跌。 因为没有大额的成交量做支撑,谁也无法预知高位的钢价还会持续多久。事实上,每吨4000元的价格也不能让钢材经销商们的心里踏实。本刊记者在北京、唐山、丰南等钢材市场见到的每一个经销商都在问,明天究竟是涨还是跌? 原材料疯长 据《经济》杂志调查,钢厂所用的主要原材料都在不同程度的涨价,这包括生铁、铁粉、废钢、钢坯以及焦炭、电。 据唐山钢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庆芳透露,河北地区的生铁价格已达2300元-2500元/吨,每吨的涨幅在200元-300元之间,而华东地区钢厂的采购价也在2200元/吨左右,福建地区少数钢厂采购价甚至达到2500元/吨。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邸昌海认为,由于时下国内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加之废钢的价格出现大幅拉升,都会对生铁市场形成一定的推动作用,国内生铁市场还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 另据了解,辽西地区的每吨铁精粉(66%)出厂价已升至450元,唐山地区在680元-700元之间,山西和山东市场的价格更是涨到800元以上。有关人士称,因钢材市场一片红火,带动钢坯厂家大量收购铁精粉,目前铁精粉价格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到7月底,杭州地区的废钢价格已突破2400元/吨,南京的收购价在2200元-2250元/吨之间,上海地区也一直徘徊在2100元/吨左右。但到目前为止,废钢的到货情况并不理想,大多钢厂的库存在一周之内。 此外,山西地区二级冶金焦的出厂价在900元/吨左右,华东、华北地区钢厂的二级冶金焦的到厂价在1200元-1250元/吨之间,而一级冶金焦价格在1350元/吨左右。而据有关部门预测,2004年全国新增煤炭需求量为1.6亿-2亿吨,需求总量将达到20亿吨左右,而总产量估计在19亿吨左右,因此煤炭价格也将高于2003年均价,焦炭价格也很难回落。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也给钢铁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国内煤电油的运输状况继续吃紧,并且短期内难以解决,成品原材料受物流不畅的影响,难以正常抵达目的地,一方面原材料涨价成为必然,另一方面,钢厂的也不能全力生产,钢材便成为“紧俏货”。 国际市场拉动 国际钢材市场上的风向标是美国市场的相关价格指数,它直接引国际钢材的流向。 据了解,美国目前冷轧薄板价格为720美元-750美元/吨。美国上半年工具钢消费量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莫斯科一银行分析家认为,目前美国市场非常适于钢材出口,并确信俄罗斯向美国出口钢材数量会急剧增加。 事实上,据资料显示,2004年1-4月,俄罗斯向美国出口钢材达40.3万吨,而去年同期仅为9.5万吨。不仅如此,俄罗斯钢铁贸易谈判代表日前还决定,俄美两国在1999年达成的向美国出口钢材限制协议即将到期后,俄罗斯将加速扩大向美国出口钢材。 2004年8月2日,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在连续两周小幅度回升后,本周稳定在147.2点。至此,CRU较去年同期升高了53.6%,较上月升高2.4%。 由于国际市场持续走高,在利益牵引下,一部分资源流向国外,国内钢厂也更倾向于生产出口。 就《经济》杂志掌握的数据来看,2004年6月,我国共进口钢材244万吨,进口钢坯31万吨,分别占上半年进口总量的13.5%和9.2%,出口钢材为109万吨,出口钢坯52万吨,分别占上半年出口总量的23.9%和39.8%,该月的出口量占上半年出口量的份额,远比当月进口量占半年的进口份额高,“外向型钢铁经济”直接导致随后两个月里国内钢材价格的迅猛增长。 据中国钢铁协会会长吴溪淳透露,在2003年中国钢材消费中,板带材所占的比例为41.95%,国产板带材所占比例仅为30.14%,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量的钢材在国内市场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出口,一方面引起国内市场浮夸式的跃进,一方面出口厂家为争取更大的出口份额而恶性竞争,如在我国台湾地区市场,目前中厚板年需求量为160万-170万吨,缺口仅为30万-40万吨,但目前多家大陆厂商涌入台湾市场,难免鹬蚌相争。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钢铁行业的水分正越积越多,一旦危及行业以及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就会有政策来“挤水分”,而行业自身是无法做到这一切的。 (详情请见《经济》杂志9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