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后泡沫时代(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21:46 《新远见》 | ||||||||||
重振之道 郭夏:北海还是应该积极发展跟自己资源优势有关联的产业。例如海洋产业、制药产业、物流业、旅游业,甚至养老事业。养老在我国算是一个朝阳产业。美国太阳城搞了养老产业,非常不错。中国今后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肯定是一大产业。北海
陈耀:这里面有政策问题。 郭夏:北海完全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吸引各部委老干部去养老,还应当利用当年泡沫经济形成的人脉关系和银滩的天然优势。 郭夏:我觉得北京市人口过载,现在已经是灾难性的了。今后水危机更加严重,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全是看不见的杀手。弄几十万人到南方去养老,也可以给北京减轻一些压力。如果北海能跟北京挂上,到那边去办养老产业,这边把房子卖了,到那边买房子,带动人流,带动旅游消费,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孙立平:这些都不涉及社会保障问题,他们的社保关系还在原居住地。 陈耀:但我还有一点质疑。从社会学、心理学来讲,老年人大跨度的迁移有很多心理障碍,在一个地方生活惯了,有一个生活交往圈子,让他改变肯定会有难度。 郭夏:只要各方面保障跟上,应该有路可走。老年人里也有思想解放、想过新生活的。我们可以为发展养老产业算一笔帐。如果真能移居一万户老人到北海,平均每户花30万买房子,就等于为当地增加了30亿房地产投资。这些人去了以后,一户人最少每年花几万元,每年增加当地几个亿的商业产值。这些人的亲友来旅游、探望,又会产生附加产值。这些人如果不甘寂寞,再利用关系为当地拉点儿项目,做点引资引智的事,就可以形成拉动经济的连动效应。有了一万户人的规模,就有可能发展到十万户。养老产业能有30亿,就能发展到300亿。别小看这个事,中国正在进入老年社会,银发产业潜力巨大。万事开头难,关键要有好的策划。市场需要培育和开拓,目前主要看有没有政府引导。产业开拓需要观念先行,正如《新远见》的座右铭:一个观点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孙立平: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在养老问题上,在今后十年到二十年当中,情况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生物技术革命,今后人的寿命会延长。另外,现在“421”的家庭结构会导致大量老人没人照顾,将来必须进养老院。因此,养老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 段成荣:过十年、二十年,老年人收入会有大幅度提高,有能力让自己去外边养老。北京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只进不出,应该有一个环节让人出去。北京退休人员里有一大批是从南方来的,有这个根,可以回到南方。另外要考虑制度安排,比如安排一些对北海很熟悉、有朋友圈子的人过去,甚至给予适度安排。 陈耀:北海今后的出路就是开放,接轨东盟是一个方向,但还要从产业发展上找出路。农产品深加工有很大潜力,现在像样的品牌根本没有。 建临海工业区面临港口群挑战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利用港口资源搞工业。北海吞吐量可能是北部湾三个港口里面最低的,一多半还是走湛江。 目前北部湾的几个城市需要强调区域联合、区域合作,特别是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要有科学的定位,特别是港口地位。现在北部湾三大港口都吃不饱,都在竞争货源。要合理分工,减少恶性竞争和内耗,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区域联合体。总之,这几大城市定位如果合理的话,可能带动整个广西经济的增长。今后依托北部湾三大港口,还可以扩大和大西南的合作。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