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中报解读:中报得高分投资隐忧乍显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 18:0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赵冰 尽管利润下滑10.1%,对于中国人寿的半年报,股民们仍然为其打了一个高分———8月30日,在中国人寿半年报全文发布当天,该公司的股价即大涨6.37%,于4.574港元的高位收盘,远优于大盘1.69%的增幅。 事实上,在该公司中期业绩摘要发布的那一刻,该公司在香港H股的股价就随即应声上扬———8月27日下午收盘时,市场迅速对中国人寿的中期业绩摘要作出反应,收盘于4.
香港的投资者显然成熟得多。他们更多地看到了中国人寿利润下滑背后有效的收入增长和结构调整效果。数据显示,在个人寿险新单保费收入和期交产品比例这两项直接反应寿险公司成长情况的数字上,中国人寿都交上了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显示出该公司改革的效果,这将对该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有利。 不过,仔细分析该公司中报披露的数据会发现,消除历史趸缴保单的影响,解决新的成本控制问题,以及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中,作出准确的投资抉择等问题仍在极大地考验着中国人寿高层的决策能力。他们肩上的担子绝对不轻松。 结构调整见效 按照香港的会计准则,中国人寿2004年上半年的总保费收入达到31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中国人寿认为,该公司上半年保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利润较高的个人人寿保险业务的营业额显著上升,这项业务去年增长41.2%,此外,团险业务有所增长,为21.0%。意外险和健康险业务增长17.1%。 其中,个人寿险首年总保费收入为125.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1%,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34.7%提高到47.6%。值得一提的是,其个人寿险首年期交保费收入总额为107.65亿元,同比增长173%,占首年总保费的比例提高到86%,而去年这一数字是67%。 中银国际分析师陈国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只用了两个词评价中国人寿的中报———“verygood”。市场认为,中国人寿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即进行总体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型产品和期交业务。 与内地将投资型产品的收入列为保费收入不同,在香港的会计准则中,投资型产品的收入不计入总保费,而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收入的形式列入保险公司的收入中。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内地基金、国债的热销极大地影响了内地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保费收入,并直接导致寿险保费增长缓慢,仅为6.5%。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人寿显示在香港中报上的业绩。非投资型产品保费收入为香港会计准则中的“总保费”概念。 陈国柱认为,如果按照内地的统计标准,则中国人寿保费收入总计922.79亿元(总保费收入+投资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低于香港中报中总保费收入及投资型保单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达36.5%的水平,但也远高于行业6.5%的平均水平。保费收入的提高带动了中国人寿市场份额的提高,已由去年底的45%提高到50%以上。 趸缴影响费用控制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认为,剔除资本市场的影响的保险保障型产品,才能真正体现保险保障的目的。这一功能使保险产品区别于银行存款、基金和债券,是保险价值的体现。消费者的这种认识将逐渐清晰。在投资上没有明显优势的保险公司经营投资型产品必然带来高风险和高成本。 中国人寿中报显示,该公司投资型业务收入在个险上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5%,个人寿险从532.71亿元下降到466.35亿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分的业务收入中,趸缴产品仍在首年投资型业务收入中占有绝对比重,高达96.8%,为385.88亿元。团险投资型业务收入基本上均来自于趸缴。与这两个数字相对应,该公司佣金及手续费支出达到7.58亿元,大幅增长185.0%。 虽然按照香港会计准则,投资型业务不对中国人寿的总保费收入造成影响,但是,显而易见,它将影响到中国人寿的费用控制。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下尤其如此,退保率将有可能上升,续保率将下降,有些保单持有人很可能利用保单贷款等形式,套取现金从事获利更高的投资活动。 中国人寿的财务报表上显示出给付的大幅增长。中报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的赔付增长达48.5%。而细分一下给付和赔付提高的来源会发现,寿险死亡和其他给付,以及寿险准备金提转差是造成该公司赔付增长的主要原因。申银万国分析师黄华民分析说,这两项同比增长分别达67.69%和53.3%,均高于该公司上半年总保费收入及投资型保单管理费收入增长36.5%的水平。 该公司表示,是营业额的总体增长使保险给付和赔付增长。“今年也恰逢公司一些险种到期给付。”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在银行销售的中国人寿千禧理财险承诺三年一返还,今年恰好到了返还期。数字显示,中国人寿投资型保单账户利息支出也高于保费收入增长水平,为63.2%。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人寿的结构调整也应该在投资型产品上有所体现,从而达到成本控制、降低风险的目的。平安上半年以牺牲市场份额和利润率较低、趸缴银行产品为代价,换得高达25.8%的利润。这也可能恰恰说明了为何同样降低投资收益率,但两家公司利润涨跌却不同。 投资的两难境地 和人保、平安一样,中国人寿的投资亦呈现出亏损,且成为该公司利润下滑的最主要原因。上半年中国人寿已实现的投资亏损净额为人民币6300万元,未实现投资亏损净额达7.23亿元。在去年同期,两项数字分别为盈利4.2亿元和1.7亿元。 随着保险资产的扩大,寄希望于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较高收益的保险公司上半年纷纷增加了国债和基金的投资。中国人寿对股权型投资从87.3亿元增加到131亿元。但随着股市的低迷,基金的收益大幅降低。截至6月30日,上海及深圳的封闭式基金指数分别下跌了8.4%及12.3%,开放式基金净值下降6.9%。 上半年,中国人寿净投资收益为50.18亿元,半年收益率为1.23%。(收益率=(净投资收益-已投资亏损-未实现交易证券亏损)/上半年可投资资产)截至6月底,中、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较年初上升了120个基点。中国人寿进一步认为,在国债投资上的不利局面将有可能对中国人寿整个年度的经营结果造成负面影响。“对央行加息的预期可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退保风险,除此之外,固定收益证券品种的投资仍将面临市值进一步缩水的可能。”黄华民分析认为。 闽发证券东窗事发至今余波未了。将国债账面价值约为4.46亿托管到该公司的中国人寿会否受到牵连尚不得而知。中报披露,目前中国人寿已经致函闽发证券,要求转托管这部分国债,但由于闽发证券的管理问题,暂时不能按中国人寿要求办理转托管。为此,中国人寿已经办理了8000万元的减值准备。 而尽管内地的资本市场未来走势仍不明朗,中国财险已经明确表示要减少基金投资,但从中国证监会8月31日发布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看,采用向机构投资者累计投标询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及向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将给保险公司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带来实质性利好。黄华民认为,保险资金也将有望通过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增量盈利来弥补上半年基金投资的存量亏损,但这需要有关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管理办法的配套出台。 此外,中国人寿的诉讼案件将是另一根触动市场的敏感神经。源于今年2月初的中国人寿遭遇美国小股民集体诉讼事件还没有结束。中国人寿披露,截至8月27日,九份起诉状被呈交至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各份起诉状中均要求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损害赔偿金。目前这些诉状已经被美国法院合并为一个案件。中国人寿已聘请美国律师代表抗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