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上海韩国商会会长李钟山
国际金融报记者 贾南 发自上海
韩国企业在华东地区已经达到570家左右,总投资额为15.5亿美元
韩国IT、服务、物流企业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投资中国的意向
作为韩国企业在上海的“领路人”,上海韩国商会在上海的韩商圈内,是个广为人知的组织。它肩负着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和友好交流等诸多重任,因此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记者日前特意来到国际贸易中心,上海韩国商会会长李钟山先生的办公室进行采访,请他谈谈韩商在中国及上海的情况。
记者:您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将近5年的时间,对于中国,您一定也有自己的理解,您如何评价中国的商业环境?如何评价上海?
李钟山: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商业环境在不断变化并逐步完善,正朝国际化的方向迈进。而谈到上海,我到上海工作已经1年多了,认为上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面向国际的经济窗口,它正以其独特的经济大都市的形象和无穷的市场潜力及发展机会吸引着全球各国企业,当然也包括韩国企业。
记者:那么,目前在上海的韩资企业发展状况如何?他们是如何评价上海这个城市的?
李钟山:我个人认为,企业的发展还是遵循“强者生存”这个规律。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全部都成功,或全部都失败。韩资企业在上海当然也是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是普遍的规则。
记者:目前,什么行业的韩资企业来上海的最多?在上海的总投资额大约是多少?
李钟山:目前,到上海的韩资企业中制造业居多。据有关方面统计,韩国企业在中国华东地区已经达到570家左右,总投资额为15.5亿美元。另外,根据输出入银行的海外统计数据表明,直到今年6月份韩国企业在上海的总投资额为6.87亿美元,在全中国的总投资为82.7亿美元。可见,数字还是非常巨大的。
记者:据您了解,有多少企业想要追加在中国的投资?
李钟山:有多少企业想要追加投资,我还不能完全知道。但是我知道,在IT、服务、流通方面,有很多企业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意向,要到中国投资。他们看好中国的市场。
记者:韩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中,具体遇到过什么困难?现在这些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李钟山:主要是在电力、人才方面有一些困难。其中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在想找一些会说韩语,而且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非常困难,我认为主要是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另外,由于有些韩资的工厂建在离城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有时候招了一些工人,而这些人不愿意到工厂上班。
记者:目前,中韩两国的企业更多的是在制造业方面的合作,但是在服务业、金融业等方面,中韩两国是否有发展的潜力?您是如何考虑的?
李钟山:发展的潜力是有的。目前,来华投资的韩资企业中大概85%-87%是制造业。其余的是物流、服务业等方面的投资。
其实目前,中国的服务业尚未完全开放,外国企业不能在华成立独资企业,而搞合资也是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所以这方面的投资,并不十分活跃。
如果在日后的时间里,中国能尽快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估计会激活这些方面的投资。
记者:最后请您介绍一下上海韩国商会的情况。
李钟山:上海韩国商会是在1993年6月成立的。商会是由驻沪韩资企业以及韩国人为主要会员组成的民间团体,是中国韩国商会的上海支部,韩国商会在中国各地共有30多个支部,致力于增进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和友好交流。
上海韩国商会的主要职能及主要业务内容包括:主办和承办中国投资、中国法律法规、经济贸易方面的相关说明会,促使更多的韩国企业正确认识中国的投资环境及相关法规政策。
另外,我们也与中国各地区的开发区、招商局保持着紧密友好的交流,我们介绍来华投资的韩国企业到各开发区参观考察并对其提供免费的投资环境介绍及法律咨询等一系列服务,从而在协助引进外资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海韩国商会代表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为会员提供信息和科技、管理、法律、会计、咨询等服务,增进与各国商会及经济界人士的联系和友谊,促进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的发展等。
现在上海韩国商会会员单位有150家企业。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27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