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房地产业 > 正文
 
南京楼市多项指标居江苏首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0:0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无锡房产开发二季度增速下降

  本报记者 陈冠中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南京在基础设施、写字楼、商铺上所花费的投资额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才造成了现在房地产投资金额居首、而住宅投资额落后于苏州的局面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8月16日,南京市房管局发布了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个苏南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比较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楼市的开发投资额、商品房竣工面积以及商品房销售面积均居江苏省首位。

  从四城市房地产竣工面积与去年同比增长的数据可以看到,南京今年上半年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同比增幅高达94.27%,居于江苏省的首位。

  报告显示,常州的竣工面积和同比增幅在苏南四城市中都是最小的。但是,常州今年上半年的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新开工面积增幅分别高达62.51%和83.06%,跃居江苏省首位。

  这四座城市上半年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增幅都相当高。中房指数系统高级分析师陈晟认为,这和前一段时期的土地供应量有着很大的关系。房地产的开发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这些城市为了缓解商品住宅的供应压力,就必须加大土地的开发,从而有效地改善土地供求关系。

  在商品房空置率这一问题上,南京的形势颇为喜人。其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空置面积都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分别为-31.35%和-49.22%。

  陈晟表示,南京楼市有一段时间处在低谷状态,很大一部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现在的空置率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在“补旧账”。

  该报告同时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金额达到110.35亿元,位居各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之首,苏州则以1.88亿元的微弱差距屈居第二。

  但在住宅开发上,南京商品住宅的开发投资额从去年至今,一直是低于苏州的。今年上半年,南京住宅的投资额低于苏州13.4亿元,为76.2亿元。

  陈晟对此认为,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南京在基础设施、写字楼、商铺上所花费的投资额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才造成了现在房地产投资金额居首、而住宅投资额落后于苏州的局面。

  有关人士预计,随着后市商品房上市量的增多,前一阶段无锡楼市供不应求的状况将有所改观,无锡楼市也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无锡市房管局产监处最新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锡房指数报告》表明,今年以来无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等指标虽然较去年同期仍有所增长,但二季度的增长率较之一季度已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无锡市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为39.89亿元,施工面积为611.92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为222.88万平方米,其中,一季度的各项指标就分别达到24.51亿元、495.44万平方米和176.61万平方米,房地产施工面积二季度仅为一季度的23.5%。

  无锡市政府通过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规范中介运行、抑制过度投资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规范。

  中房指数系统高级分析师陈晟认为,无锡房地产施工面积的大幅下降是和国家宏观调控密切相关的,全国的房地产开发都处于一种压缩下降的状态之中。他同时指出:“小城市调整的效果会比大城市、省会城市调整更容易显现。”

  在土地拍卖市场上,以往那种不计后果抢夺一块地的激烈竞争场面已经有所改变。最近无锡市区的几次土地拍卖会一次比一次理性,开发商们在充分估量自己的实力后才冷静竞拍。出让土地的成交均价和平均面积地价都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陈晟表示,土地价格的下降对房价的影响要到1至2年才会释放出来。

  无锡上半年土地投放量已经超过全年计划的70%,因此下半年的土地供应量将会减少。另外,由于开发商手中囤积的大量土地正逐渐进入建设阶段,土地开发量也进入了增量期。有关人士预计,随着后市商品房上市量的增多,前一阶段无锡楼市供不应求的状况将有所改观,无锡楼市也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对此,陈晟则表示,由于土地开发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正出于开发中的土地要到一年之后才能进入市场。对于有人预测无锡楼市将进入买方市场,他表示,这还很难说。“市场有涨有跌,买卖双方共同繁荣才是楼市发展的健康状态。”陈晟最后这样总结。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23日 第十三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楼市新闻 全部房地产开发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