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农业 > 正文
 
未来几年国有粮油购销仍将占据主渠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 03:10 中华工商时报

  粮食收购市场放开后,购销主渠道是否继续存在?谁来发挥这个作用?部分业界人士认为,放开收购市场后,应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由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通过平等竞争确立自己的市场角色。一句话,就是由市场来决定谁是主渠道。不过,专家认为粮油购销市场放开后,未来几年,国有企业仍将占据主渠道。

  第一,放开收购市场后的市场重新洗牌,不同竞争角色市场地位的确立,是在市场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发育中逐步形成的。目前市场发育的程度,国有粮食企业在数量、粮食仓储设施资源的占有及掌控粮食商品流通量上,是没有其他力量可以替代的。这种历史形成的基本格局,短时期内还不可能改变。在这个时期的平等竞争中,国有企业客观上仍是当之无愧的主渠道。

  第二,“放开收购市场”并不是市场体制就完全建立起来了。建立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是改革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改革,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国有企业以外经济成分的发育壮大同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一样,还有一个过程。如果其他经济成分健康地发育壮大,掌控了市场资源的主动权,其主渠道地位自然也形成了。但是现在其他经济成分显然还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市场语言”比较模糊,也比较微弱,没有形成担当主渠道的力量。非要其他经济成分“挟泰山以超北海?,这也未免急了一些,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认真研读有关文件可以发现,即使实现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政府仍要求“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其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目标是“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这是政府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的要求,并不是国有企业要自封“主渠道”。换句话说,其他经济成分与政府之间,还有一个“互动”的过程。从这个话题周延的角度说,国有企业与政府也要“互动”,如果国有企业不能满足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需要,国有企业也可能失去主渠道,其他经济成分也完全可能取而代之。所以,国有企业也好,其他经济成分也罢,即使自封“主渠道”,只要名至实归,政府认可,也并无不可。

  专家指出,虽然说三个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是主渠道地位的客观性,二是政府角度的认定。所以学术界一些人士和民营企业的看法虽然正确,但不完整。总结起来说,放开收购市场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切实担当起主渠道重任,积极做好粮食收购和销售,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粮源,保障市场供应,提高经济效益。这些事情做好了,主渠道地位也就巩固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粮食收购市场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