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房地产业 > 正文
 
南北对话:中小企业的拓展之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主持:代波(本报编委)

  嘉宾主持:陈劲松(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话嘉宾:王禹(大连友谊合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俄罗斯方块邀你玩

  王端瑞(济南伟东置业总经理)

  章 汛(海南天拓投资总裁)

  夏旗舰(成都博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商报副社长)

  刘建福(浙江香溢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宁(深圳卓越集团营销总监)

  周海江: 品牌是什么?品牌是商标名称,是企业名称,也可能是企业家的名称。品牌瓜分市场。地产品牌的特殊性。地产产品具有不可移动性、年代久远性、消费大额性、对消费者影响的持久性。地产产品一直是消费者最为慎重、最为重大的消费项目。有着高度信誉度的品牌房产,必然成为购房者的首选。“计划分房”时代的结束,使得我国房地产业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时代。随着地产业从买方市场逐步转向卖方市场,也就迎来了房产的品牌时代。房产初级阶段的产品,同质而没有个性,地段往往成了取胜市场的关键。而现在,品牌正逐步取代地段的地位。

  章汛:在4月份、5月份海南销售有一个缓慢的回升,目前海南有一个特别的优势,海南的天南在去年的非典,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不是房产的优势,这是上天给予我们最好的优势,从我们自身的地产处于回收的状况,今年的下半年还有一个回报的过程。

  夏旗舰:今年成都房地产来说,受宏观调控是比较大,从市场的表现看,土地的价格在涨,房价也在涨,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们对成都房地产做了预警,从6月份年中的报告来看,我们的数据占315,到年底可能是500左右,占多大的比例,我对我们上月底商业地块做了拍卖,成交价是2150万,大概是去年10月份,1550万没有出现成交,最高的成交是885万,从成倍的增长来看,成都的增长是比较大的。

  刘建福:这次的宏观调控显现的效果通过几个方面可以看到,一个房地产企业的应变可能与政府有关,这可能与企业的行政、政府有关系,高地价的得到初步遏制。最近大家搞房地产都知道,所以在这里面宏观调控已经显现,而房地产开发商他们的应变能力是很快的,也就是早上房地产的大腕说,企业已经在紧缩,也在看政府的整个动作,政府下一步会出台什么?

  李宁:谈到深圳的房地产有没有过热,宏观调控对它的影响这些数据,深圳的平均房价是6000多,今年的上半年在淡季是400万,差不多有1000平方米的销售,有700亿的销售收入,内地的很多地方平均房价在2000多一些,每年是200-300平方米,内地不可能100亿,说明深圳的市场还是相当广泛的,投资转手,很少见到我们的房子很少有,所以我这里认为,还是有一个古话:就是说一个城市要发展,一定要把土地供应搞好。

  陈劲松:我初步的感觉是市场土地价格普遍有所上升,杭州是特例,这是一个共性。另外一个是普遍的房价有普遍的上升趋势,深圳我们体现明显,同时因为我们在东莞、广州、北京也在代理楼盘,如果这样的话,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想一下在座的企业家,你会在本地拿地吗?你们骇异要到外地拿地吗?外地是什么地方?我觉得你们的意见代表普遍的房地产的行为。

  王禹:我们在大连已经有土地储备,在外地有考虑,对进入市场比较有兴趣的。

  李宁:我们以深圳为主战场,拓展起来是比较顺的,卓越排名是第五的,肖万科这样的大哥还是有差别的,万快去过的城市基本上都去过,我们希望还是能够在全国尤其在,我想这个规模不会非常大。为什么?一个城市总量是100亿人民币,我们要控制规模,有些城市我们感兴趣,为什么没有进去?上各行其是1500,深圳在职100万、200万。所以说我们认为2000,同时上个月信合和中海拿了成都这块地,成都这块地拿得特别高,和我们公司现在的目标,我们的希望是为有品位的,追求,首先是做强。

  刘建福:作为地产企业来说,有储备的企业是每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前面讲到,宏观调控使这些公司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这次宏观调控对我们企业来说是机遇,我没有介绍我的企业背景,它有一个雄厚实力支撑的母体,我想宏观调控如果真正在紧缩,或者保持现有的政策,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发展。我们会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相对来说是现在的重点,在几大城市,一个是南京、上海,还有自己本地,还有北京,我们想调整一些战略,会在全国重镇布点。

  章汛:一个房地产公司要生存下去,土地储备是必要的。宏观调控时,企业要做战略储备,加强对产品的控制,对管理机制的加强。我们也要到异地去拿地发展。壳牌石油在惠州投资了43亿美元,开发了化工基地,我们在那里拿了土地。宏观调控时,我认为,第一是怎么去把握企业本身,第二个对政策的把握,第三个是对市场的把握。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