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跻身500强 上汽低调回应欲夯实基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18:35 南方周末 | |||||||||
本报驻沪记者 马凌 上汽生产的产品都是外国品牌,它本身既无品牌,亦无技术,只是作为一个加工型企业靠数量而进入全球500强,这反而凸显出中国汽车工业产量大、品牌小的尴尬 2004年7月12日,全球500强的豪门“俱乐部”里首次出现了一家来自中国的汽车企
这天,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一届全球500强名单中,上汽集团以2003年销售收入972.9亿元人民币(约合117.546亿美元)的成绩,名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表第461位。 对于正陷入低谷的中国车市而言,这算得上一个难得的亮点。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个令人振奋的标志性事件,它表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在规模和技术上已达到一定水平,也标志着上汽集团所代表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之路所取得的成绩。 而对于上汽来说,此番跻身《财富》全球500强名单颇有些意外,因为早在2002年7月25日,上汽第一次正式提出跻身全球500强战略目标时,制定的时间表是2007年。如今这个目标的实现被提前了整整3年。 轿车销售量从2001年30万辆,到2003年近60万辆,并最终跻身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全球500强名单,看起来上汽有理由为此举杯相庆,但出乎意料,上汽却最终不得不选择了低调从事。 除了一篇长达1万字的媒体通稿,我们再没有得到任何来自上汽内部的声音,“本来是有一个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不过现在已经取消了,”代理上汽集团公关业务的一位相关人士说,“因为后来觉得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中国车市井喷的最大赢家 上汽的低调不难理解。业内资深分析人士钟师首先在媒体上发表评论称,上汽集团进入全球500强是“形式大于内容”。其理由是,上汽集团的主要企业是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他们生产的产品都是外国品牌,上汽本身既无品牌,亦无技术,只是作为一个加工型企业靠数量而进入全球500强,这反而凸显出中国汽车工业产量大、品牌小的尴尬。 钟师所言不虚。来自上汽的资料显示,上汽集团旗下66家合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已占整个集团总量的95%以上。外界对此的评价是,上汽集团越来越像一个投资公司,除了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其手中的底牌乏善可陈。 这种尴尬并非上汽独有。据《中国经贸》统计,我国进入全球500强名单的企业,人均销售额和利润额分别只有4.41万美元和0.21万美元,均为500强平均数据的1/7左右。这说明中国上榜公司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全球500强的主要标准只是企业销售额,业内人士由此指出,进入500强并不代表上汽具备了相应的竞争力,其上榜更多得益于近两年来中国车市的井喷。 众所周知,从2002年开始,中国车市迎来了出人意料的超速增长,有关统计数据称,20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444万辆,销售4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6%和34.5%。其中最为生猛的是轿车产品。当年国内轿车总产量为201万辆,销量为197万辆,同比增长84.4%和80.7%。中国已经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行业利润则更是花团锦簇:2002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总收入为6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实现利润431亿元,比上年增长60.94%,利润增长高于销售增长30个百分点,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高达28.45%。如果单算那些旺销的轿车产品,其利润率甚至高达100%。 而上汽集团几乎可谓这场井喷的最大赢家———2003年,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产销量占全国的48%,达到210万辆。而上汽又是三大集团中惟一一家全部生产乘用车的企业。 面对这种过于惊人的行业增长速度,观察人士频频提出警告。2003年4月国际投行高盛公司出台报告称,国内的汽车企业很快就将告别这种不正常的暴利时代。“这种市场增长可能像一种挥发性液体,是不稳定的。” 这个预言很快在今年被印证。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车价开始一泻千里,消费者开始持币待购,仿佛在一夜之间,形势就已然逆转,普遍性亏损的前景已经显露。 这多少有些戏剧性,上汽提前3年实现战略目标,成为第一家进入全球500强名单的中国汽车企业。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个状况还能保持多久?至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前景不容乐观———这也是上汽不得不选择低调的另一个更重要之原因。 首先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称,国内汽车业产能过剩超过50%,而这种现象至少持续到2005年,由此整个行业将经历一场大规模整合。 据统计,2003年全国全年轿车库存为4万多辆,其中十大轿车厂家库存只有象征性的2724辆。但今年仅前5个月全国轿车库存就高达6.32万辆。其中6月份市场新增库存轿车就达到4.83万辆———这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数据。 其次,车价易降,成本的降低却非朝夕之功。有说法是,国内汽车厂商的日常运营成本是国际平均水平的8倍,车身制造成本是国际的两倍,而占总成本60%以上的零部件采购成本,要比国际平均高出50%。 上述一切都直接意味着销售额、利润的迅速下挫。尽管有分析说,车价到今年年底会有所反弹,明年会进入稳定期,但业界的一致观点是,今年全年汽车市场增长率较2003年将有明显回落。 大势不利,上汽自然难以脱身世外。今年6月份,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到了16%,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5%,这是大众公司在中国第一次面对业绩下滑。为此,大众汽车已经在早些时候发出了全年盈利警报。 因此,上汽集团要想在明年继续留在500强之内,变数颇多。 上汽夯实基础 如果抛开所谓的排名,面对现实,那么上汽要做的工作就是夯实这个美丽的泡沫,而这个工作的核心就是自主研发。 2002年7月25日,上汽在首次正式提出跻身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的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个目标———生产5万辆凤凰系列自主品牌轿车。 上点年岁的上海人都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凤凰牌轿车是1958年上海汽车工业诞生的第一辆四门轿车(后改产为上海牌轿车),也是国内最早的轿车之一。“草窝里飞出金凤凰”,曾是上世纪50年代末流传于上海里弄的一句名言。 据记载,1991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轿车厂在生产了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之后,厂房在一阵爆炸声中夷为平地,腾出的17万平米土地随后让位于上海大众的二期工程。上海人的骄傲至此消失。 直到11年之后,上汽集团在呈交上海市政府的一份报告中称:上汽集团要实现跻身500强企业的目标,仅仅靠现有业务的自身增长是达不到的……因此,上汽必须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扩大整车零部件出口,新增汽车服务业务,推进跨地区跨行兼并重组。 尽管有关三大汽车集团难有动力自主研发的观点一度甚嚣尘上,但客观而言,我们也必须看到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和进展。 就在上汽进入全球500强消息公布的同时,7月23日,上汽集团与朝兴银行在韩国共同宣布,他们已经就上汽集团收购双龙汽车控制权的有约束力谅解备忘录的条款达成一致意见。该备忘录将于2004年7月27日在汉城正式签订。 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是韩国第四大汽车制造企业,以生产销售越野车与高档房车为主,更重要的是,其拥有奔驰的发动机技术,上汽集团可以通过对其的控股,实现对一流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掌握。 而更早一些的新闻则是,6月17日,英国罗孚汽车与上汽已就合作达成一致协议,双方将在汽车项目上展开一系列的合作,并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合作的内容将包括开发新车型、拓展罗孚全球汽车市场等。 分析人士认为,上汽通过与罗孚的合作,能够得到后者一流的汽车底盘悬挂技术,为自主研发积累重要经验。 至于研发所需资金也已非虚妄之谈。据称,目前上汽集团正在积极筹划海外上市,包括花旗银行、中金公司、高盛、瑞银华宝在内的几家投资银行已在7月10日前提交了建议书。业界的普遍看法是,上汽谋求上市融资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入。 而早在2002年8月,上汽集团就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院。这家研究院不同于已有的泛亚技术中心和大众技术开发中心(这两家研发机构分别与通用、大众合资)——它完全受控于上汽集团。工程院院长、上汽集团副总经理陈因达说,该研究院成立的目的是为上汽获得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引擎作用。 据悉,今年年初,上汽集团从下属合资公司抽调了4名骨干工程师,由此组建了一个十多人的实力强劲的研发团队。“具体情况现在一点都不能透露,因为只要一提研发平台、排量等等就等于说白了,”上汽集团总裁办有关人士表示,“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这个研发团队的目标就是为实现2007年生产5万辆自主品牌轿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