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汽车城形成新型产业体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14:04 东方网-文汇报 | |||||||||
记者 陈惟 报道 近年来,上海汽车产业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引擎”,在技术进步、市场扩张和资本运作等方面一直走在产业发展的前列。在上海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上海汽车产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展现了新的景象。
汽车科研、汽车制造、汽车商贸、汽车博览、汽车旅游,新型企业群、产业链的形成,正是上海培育新型产业体系的具体实践。上海现代化的国际汽车城,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通过扩大外延,促进商贸、会展、旅游、城镇建设同步扩张,强化了上海城市的“向心力”;通过优化内涵,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引导,不断凝聚产业长期发展的“爆发力”。 本报讯在上海西北的安亭,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汽车城正在迅速崛起:经过3年建设,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二手车交易市场等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功能性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济汽车学院9月初将开学,国家863项目洁净能源中心近期也将启动。作为上海四大产业基地之一,上海国际汽车城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产业制造格局,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枢纽的企业群和融科研、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推进了新型产业体系的形成。 产学研联动发展奠定了上海汽车产业作为新型产业发展的“底气”。落户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是国家级的汽车检测机构,它具备48项国家有关汽车强制性检验标准的检测功能,可以对各种整车、摩托车等的性能进行检测。这些检测、实验是汽车开发的基础,上汽集团和国内各大汽车集团都在这里进行各类研发、测试,获得重要的技术参数。再过1个月,具有完备汽车研发和汽车教育功能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就要进入汽车城,将培育一大批汽车产业的专业人才,主攻汽车洁净能源和风动实验室等方面,围绕上海和国内汽车产业的一系列关键课题进行研发。 强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成为市场和技术的“辐射源”。1994年,上海大众提出了形成开发能力的十年规划。如今,规划中的大部分内容已实施。从当初的桑塔纳“一花独放”到现在帕萨特、波罗、桑塔纳3000、高尔5大产品系列“八仙过海”,上海大众从引进为主,到联合开发,并逐步向形成自主开发跨越。开发机构从由原来的以国产化为主向以开发为主的转化,专业科室由成立之初的3个科增加到了10个科。他们坚持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在技术开发中把核心人才开发放在首位,企业开发人员现在已发展到520人,其中博士生15人,硕士生106人,随着产品开发工作逐步成为企业工作的重心,外国专家的类型也由管理型转向技术顾问型。构筑技术人才高地成为上海汽车产业逐鹿海内外市场的制胜法宝。 作为上海制造业的“龙头”,汽车产业基地的发展也对商贸、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产生强大的牵引作用。20年前建立的上海大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轿车制造基地,但过去它长期在农田菜地和乡镇企业的“环抱”中,显得“孤掌难鸣”。3年前,上海国际汽车城项目的启动使上海大众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根据整体布局,在上海安亭的国际汽车城将形成汽车研发区、汽车制造区、汽车贸易区、教育区、新镇区、赛车区六大功能区域。 上海汽车产业在“催化”其他产业的同时,产生了经济的倍增效应。经过近3年的建设,现在上海国际汽车城的道路、桥梁、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完善的市政配套网络,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多方面资本共同参与开发的新格局。目前,汽车贸易区、国际赛车场、零部件园区、安亭新镇等项目全面推进,贸易区已有20多家国内汽车经销商签约入驻,汽车会展中心、汽车城大厦、汽车博览公园也将相继破土,汽车贸易一条街9月份将投入营业,9月启幕的F1赛事引起海内外的浓厚兴趣,也极大地刺激了上海的汽车竞技运动和旅游商贸,有力带动了上海的区域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