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华晨蹊跷合资上海科威 奇瑞股改试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5日 11:32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宁华 杨仕省 上海报道 一切皆有可能。当长期互为竞争对手的奇瑞和华晨都能“携手拒敌”时,借用李宁的这句广告词来形容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再贴切不过。 7月20日晚,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独家透露,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和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海科威已经开始运营,但奇瑞和华晨对于此事均出奇的低调,这对于一贯有着大肆宣传传统的汽车公司来说非常难得,更何况如该人士所说的是一件能够降低成本的事情。另外,该人士还透露,此合资公司将不作为一个赢利业务而与整车厂进行利益分摊。 另一位知情人士则透露,“奇瑞和华晨联手的真正意图不太可能只是为降低成本,双方显然有更为重要的合作打算。目前奇瑞正在积极运作股权改革以及未来上市的事宜,这意味着奇瑞的管理层可能需要一定的资金来获取股份,并且未来上市的时候地方政府也可能将适当的转让部分股份以完善其股权架构以及吸引战略投资者。而同属于二线厂商并且具有丰富海外融资历史的华晨显然是个不错的对象,另外,中国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也将让两家公司考虑采取运用诸如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当然,这一切显然还要看该合资公司的运作是否顺利。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国汽车行业里愿意把采购权与竞争对手分享的事情还并不多见,除非双方管理层的密切度和信任度已经非同一般。” 一家蹊跷的合资公司 本报记者从上海市工商局获取的资料显示,该合资公司正式注册于2004年5月24日,名称为上海科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科威汽车公司),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由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和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各出资500万元对等持股。公司法人代表为查剑平。据了解,查系沈阳华晨金杯的董事、副总裁,同时也是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 而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则是由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1114.HK)与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金杯汽车,600609)组建的合资企业。华晨中国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公司,而将该公司运作上市的正是备受争议的资本运作高手——仰融。分析人士认为,利用华晨金杯出资的目的或许正是不希望在证券交易所披露该合作以引起外界的注意。 据上述那位高层人士透露,在科威汽车公司内部,奇瑞和华晨不仅是股权各占50%,6名董事会成员中也是双方各出3人并且级别较高。查剑平作为华晨方面派出的代表在科威任董事长职务,总经理职务则由奇瑞公司相同级别的人士担当,但目前还没有正式任命。其余的副职高层管理人员也都是目前在奇瑞和华晨的副总经理级或在采购部门任要职的人士。 该人士承认,“合资公司更像是奇瑞和华晨一次战略竞合‘试验’。在联合采购这个业务上,科威汽车公司主要为奇瑞和华晨的整车厂降低成本服务,大的原则是只要保持公司的基本运营支出即可,不作为一个赢利业务而与整车厂进行利益分摊。能够降低多少成本目前很难判断,一旦科威汽车公司难以发挥为整车厂降低成本的价值,不能为双方带来利益,随时有可能解散。” 中国民族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认为,单从该公司的成立上看,奇瑞和华晨联手采购并不会让人觉得太奇怪,像中华轿车和奇瑞轿车用的发动机采购的都是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合并采购确实能够降低一定的成本。“但这只能是一种松散的合作,车型不同决定了只能是在某一通用件或共存标准件方面联合采购。”曹鹤说。 目前,奇瑞只生产轿车,而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旗下除了中华轿车外,还有金杯海狮轻客和金杯阁瑞斯商务车,轿车、客车零部件统统通过科威汽车公司这一平台联合采购无疑是无稽之谈。而奇瑞和华晨目前都有各自独立的采购部门,记者获悉,双方也并没有将这些采购部门撤销的计划。两边同时采购达不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短期内由科威汽车公司包揽明显又不合实际。 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奇瑞和华晨在各自的开发平台上开发新车型,对零部件的设计、开发也就不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奇瑞和华晨的联合采购只能集中在通用件上,通过科威汽车公司大量采购而降低成本存在困难。另一位分析人士表示:“此举可能确实是一次尝试,因为即使该公司能够降低一定的成本,必须还要加上成立公司以及运营的支出,并且还要冒磨合不利的风险。这样算下来,可能并不合适。” 那么,耗费1000万元成立这家科威汽车公司,奇瑞、华晨到底想干什么? 奇瑞股改正在进行 “如果说可能会有什么别的意图的话,那么也极有可能和奇瑞正在积极策划的股权改革有关系。”国内一家汽车公司的人士表示。“上汽20% 的股权迟早是要收回的,现在只是讨价还价的问题。”曹鹤说,“奇瑞的问题要把它纳入到整个安徽省的汽车工业中来看。这不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就像当初上汽不想接纳奇瑞一样,要从政治层面来解决。” 奇瑞与上汽集团交涉要收回20%干股的消息已经不再是秘密。去年11月,上汽集团副总裁肖国普在出席2003年上海国际汽车金融论坛时,首次公开承认上汽集团已经退出了奇瑞汽车公司;而上汽的合作伙伴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墨斐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也说“上汽没有持有奇瑞任何股权,它们已出售了自己的股权”;更有媒体说安徽省正考虑推动奇瑞产权重组,要收回上汽集团持有的20%干股,为奇瑞的创业者们谋求股权。 曹鹤认为,奇瑞产权重组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经营机制肯定要发生变化,估计安徽省也是同意的。安徽省的汽车工业很早就有整套想法,有长期规划,就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后来由省里、市里出面到外面挖人才,奇瑞许多中层以上的管理者就是以省、市政府的名义邀请来的。如果没有这些人才,奇瑞汽车根本就干不起来。在此之前,估计也对这些人才有某些许诺,有大致的激励方案。 “芜湖市的观念开放程度比省会合肥还高,‘给经营层一个说法’的意愿芜湖市比安徽省更强烈。”曹鹤表示,“奇瑞的日子现在还好过,但轿车已经进入品牌营销阶段,奇瑞有可能面临发展战略上的调整。奇瑞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但员工和管理层的收入在业内偏低,估计今后政府会拿出一小部分股权奖励管理层,但步子不会迈得太快,时间可能要3年左右,形式或是期权、干股,或折成股份。” 据一位独立汽车咨询公司的高层人士透露,安徽省的确正在研究奇瑞的产权重组问题,并已经委托多家公司设计方案。同时,安徽省还在积极推进奇瑞的上市,因为仅凭有限的财政、自有资金投入,根本不足以支撑奇瑞所制定的5年后达到100万台的目标。 联手背后的遐想空间 该人士分析,“如果说两家公司确实有诸如股权层面的合作也并不为奇,最为重要的原因肯定是双方都有急切做大的愿望,今年车市的情况已经很明显,即使是该行业外的人士,天天听到不绝于耳的各大汽车巨头增加投资扩大产能的消息也能够清楚的判断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急剧加剧。奇瑞和华晨又均属于二线厂商,如果不能迅速的增强实力,未来显然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现在东风和上汽都在筹备上市,显然,奇瑞也将采取这种方式。” “这样,股权合作可能对于两家公司均会有利,即使从股权改革的层面上看,奇瑞投资方是安徽省和芜湖市的五家国有独资企业,这种股权结构显然并不会让未来的投资者放心,那么管理层如何持有股份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可能均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显然不会将股份免费赠送给管理层,由管理层出资认购股权的可能性很大。但以奇瑞目前超过50亿元的总资产规模和增长速度,即使认购少部分股权,即使有所优惠所需资金也不是个小数目。”这位人士说。 于是,靠资本运作起家的华晨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年仰融通过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建立起华晨帝国,虽然最终却因侵吞国有资产被追究而一无所获,但华晨管理层在海外融资方面积蓄的经验和能力是其他汽车企业很难比拟的。华晨中国现任董事、总裁兼行政总监苏强曾追随仰融十余年,也是资本运作的行家里手。 尽管那位透露合资消息的人士坚决不愿意透露两家公司未来的更深层次的计划,但他承认,如果合资公司运作顺利的话,不排除未来有其他方面的合作。 上述咨询公司的人士分析:“尽管目前很难判断双方是否有了更为详细的具体计划,但这两家本为竞争对手、一直无任何渊源的企业突然成立采购业务的合资公司确实意外。如果真的试图有股权方面的合作,难度也会比较大,除了要看合资公司的运作外,奇瑞股权改革以及上市计划能否顺利更为重要,而这些问题并不完全取决于奇瑞和华晨的管理层,两公司地方政府的支持非常的关键。此事可能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作出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