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防范通货膨胀风险 > 正文
 
国家统计局表示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 15:57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讯 记者萧曼平实习生罗孔飞报道: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总经济师姚景源前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讨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7%,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处于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二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见到明显效果。姚景源判断,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并建议企业不须把通胀作为战略部署的考虑因素。

  消费过冷内需不够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他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投资与消费不协调以及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等。眼前的焦点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首先是货币与信贷投放量大,潜在金融风险;其次,煤、电、油、运价格上涨,弦绷得过紧,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导致全民性问题。

  因此,他认为,宏观调控关键是抓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不能说中国的经济过热,其实是投资过热,消费还是冷的,内需还不如外需。投资第二产业过热,第一、第三产业投资远远不够。

  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针对上半年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6%的情况,他认为,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他说,自2003年第四季度起至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曲线就呈较大上扬的趋势。但根据抽样调查,食品类商品占30%,服务类商品占20%,工业消费品占50%。影响价格上涨最大的因素是粮食价格上涨,这导致食品价格的上涨,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则占了整个价格上涨的主体。另一方面,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却不断下降。

  他介绍说,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6%,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非典”时期物价水平较低,同比增长幅度大,二是有两个百分点以上,“翘尾”因素占了70%,实际增长其实才1%左右。而且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价格上涨在可控范围且物价已有所回落。1988年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居民价格指数上涨18%,1993、1994年上涨24.1%,比起现在的3.6%,差距很大。因此,从走势上中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建言调控把握“五注重”

  他最后指出,当前宏观调控进入关键时刻。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防止草率收兵,有可能引起反弹,因为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行政手段;二是把握好调控尺度,力度小不行,力度大怕伤元气,也不行。

  宏观调控要注意“五个注重”:一是注重鼓励扩大消费,二是注重发展薄弱事业,三是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特别是低保人员,四是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五是注重扩大改革开放。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