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零售业 > 正文
 
零售业成顶级投行新宠 开放大限催生新势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5:49 《财经时报》

  国际投行正在不惜重金渗透到中国零售企业,他们成为寄希望于套现的中国渠道商们的一个跳板

  本报记者 陈海保

  如果没有沃尔玛,华尔街上逐利的投资银行家们会像现在这样对零售行业青睐有加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吗?如果没有IPO的赢利诱惑,国际投行们会与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渠道商们结盟吗?

  答案显而易见。

  今年5月,上海永乐电器连锁公司董事长陈晓在记者采访时坦承“与摩根的谈判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其谈判的焦点集中在给摩根士丹利的股权比例是10%还是更多。

  仅仅两个月后,深圳市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也向外界宣布引进高盛作为策略股东,打造“中国最强大的连锁药店公司”。海王星辰董事长朱丹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询问时承认确有此事,但拒绝透露详情。

  成立于1995年6月28日的海王星辰,是一家大型医药、健康产品的专业营销公司,其母公司为国有制药企业海王集团。2000年,公司以“海王星辰”品牌开始在全国拓展连锁网络。迄今,在国内有9个分部,在深圳、广州和昆明等11个城市开设了520家直营店,2003年的营业额达到7亿元,2004年营业额预计达到10亿元,直营店达到700家。该公司的发展前景一直被业界看好,2002年,该公司还与美国专业药房排名第一的Medicine Shoppe结盟,成立了美信医药连锁店。海王星辰董事长朱丹一直被业界称为最善于学习的老总。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的老总,亦是国际投资界看中的有潜质的人选。

  另一股势力

  除了世界顶级投行,此番进攻中国零售业者的新势力还有世界排名前列的零售巨头。

  7月14日,在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后,Tesco以2.6亿美元(约20.3亿港元)的作价,购入台资企业康师傅控股(0322,HK)母公司于大陆的连锁大卖场乐购50%股权。

  乐购是台湾顶新国际集团在大陆投资的零售通路之一,于1997年在上海成立,目前经营25家大卖场,其中一半的店铺店龄不足2年,而公司并计划于未来一年再开设10家大卖场。在上海、天津和大连等城市都有店铺。据乐购方面称,该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6.13亿美元,利润为1010万美元,预期2004 年销售额达8.33亿美元,增长36%。

  通过大规模收购内地零售企业股权进入中国市场,早前没在中国抢夺任何网点的Tesco首开先河。从相关规定看,Tesco的此笔收购应该获得了中国商务部的批准。

  高溢价收购

  由于中国零售业“过度开放”引起中央方面的高度警觉,因此相关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等法律法规已先后出台,加上内外资企业多年的抢摊,在一线城市,好的零售网点基本被圈尽,而后来者如Tesco,只有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据测算,Tesco此番购得乐购一半股权的价格十分罕见,收购市盈率高达52倍,较最近一次中国鹏润(0493,HK)所购国内电器销售商领导者国美的49.5倍市盈率还要高。

  近段时间,坊间传出摩根士丹利购入上海永乐10%股权的代价是3亿元人民币。“具体情况可以向公司办公室了解,本人不便评论。”永乐方面一位高层管理者对此不置可否。而在海王辰星的网站上,公布与高盛成立合资公司,高盛投资4000万美元(约3.3亿元人民币)协助海王星辰拓展市场。

  轻资产是连锁业一个显著特点,因为其主要网点是以租赁为主,包括上海永乐和海王星辰等。以永乐为例,它是排名于国美、苏宁电器(002024)之后的国内第三大家电连锁企业,目前有 72家店,营业额约在100亿元,业内预测,其净资产可能和苏宁、物美商业(8277,HK)相当,为2.5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以摩根士丹利花3亿元收购永乐10%股权计算,其收购市盈率为12倍。

  投资轨迹

  做实业的Tesco不惜血本收购现成网点,尚能为人所理解,而投行出身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高溢价参股连锁企业的做法,更显得玄机重重。

  但在永乐方面传出的声音中很快便可以找到答案。上海永乐董事长陈晓曾向媒体表示,他希望永乐在海外IPO(首次公开募股)集资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对于净资产相对较小的永乐而言,这简直如同天文数字。因为此前上市的零售连锁企业——包括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与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苏宁电器和物美商业IPO所筹集的资金,分别为4亿元人民币和6亿元人民币左右。

  摩根士丹利除了作为联通、亚信、新浪、中国电信等众多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主承销商外,还逐渐介入中国的产权投资,参股蒙牛、平安保险、南孚电池、恒安国际等知名公司。

  通过高溢价向国际投行筹集资金后,大规模开店的同时将永乐的股本和利润同时提高,之后再去IPO圈更多的钱。同时,投行们的投资回报在公司上市后的市值上涨中实现。

  国际投行参股中国最有发展前景企业远不止是要获得企业的成长收益,推动这些企业的IPO是他们重要的组合策略。大摩参股的蒙牛乳业(2319,HK)便是新近的一个成功案例。2002年年底,蒙牛获得摩根士丹利等三家投资机构的6000万美元投资,让蒙牛销售收入从2002年的16.68亿元跳跃至40.715亿元人民币,至蒙牛上市,大摩等投资机构可以套现3.525亿港元。余下的1.25亿港元投资,还得到蒙牛11%股份,市值大约在4亿港元左右。对摩根士丹利等三家投资机构来说,已获得近3亿港元的净收入。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