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无意“封转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5:4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马 莉 刘鸿雁 北京报道 持续多年的高折价率使得封闭式基金成了投资者心头永远的痛,而新基金法的出台,使封转开似乎触手可及,但现实情况是保险公司的“封转开”激情已太为降低。
15亿的规模太小 某基金管理投资总监告诉记者,与去年年底的保险公司“封转开”的热情相比,时下保险公司对于封转开的兴趣已经大大减弱。 这位投资总监分析,即使是按照市场传闻所言,拿出3只5亿的小盘基金做试点,总共15个亿的盘子如何容纳的下保险资金652亿的庞大身躯?虽然今年保险投资基金的总额增加了近190亿,但从投资结构上说,这部分新增投入主要集中在开放式基金。 按照这位投资总监的判断,保险公司在经过了去年年底的大幅增持以后,保险资金持有的封闭式基金份额已经接近于《基金法》规定的上限。 从运作成本上看,保险公司力推封转开也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从召开持有人大会开始,必然会引起市场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封闭式基金的市价必然向净值靠拢,甚至等于净值,一直困扰持有人的封闭式基金折价率高的问题自然化解,保险公司的“封转开”行动似乎不能为其带来超额收益。 更何况,3只5亿小盘基金,一家保险公司的投入上限也只有1.5亿,这样的规模对于保险公司同样也没有诱惑力。 “其实保险公司最看重的还是现在真正拥有了维护自己作为投资人权利的武器。”新华人寿金融投资部郭立坦言。 封闭式基金长期以来的高折价率使得这种基金产品越来越为市场所忽视,截至上周末,54只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再创新高,达到了28.85%。保险资金作为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自然是深受其害。 尽管如此郭立还是表示,保险公司并不愿意使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但保险公司需要新基金法赋予持有人保护自己权利的武器,以形成对基金公司改善投资行为的威慑。 封转开似近还远 “转型是大势所趋,只是时机尚难确定。”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烨在一份《封闭式基金转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这样描述。 针对市场上的证监会将会选择3只小盘基金做封转开试点的传言,杨烨透露,这种试点的实行可能要附加一些条件,如市场情况稳定、开放式基金的规、试点的行政管制等等。 在杨烨看来,封转开“主要涉及利益相互冲突的两个方面: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封闭式基金的持有人,监管当局虽然没有具体的经济利益牵涉其中,但是基金的转型的实践活动可能影响到监管目标的实现”。 杨烨分析,从监管当局的角度而言,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是其主要职能,而封转开是否会引发赎回浪潮,并对股票市场形成冲击一直是监管当局最为担心的,此外,我国基金业尚处于一个较早的发展阶段,基金业自身的积累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还很低,来自封闭式基金的无风险管理费对于基金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从1998至2003的5年中,封闭式基金持有人为基金管理公司贡献了40多亿元的管理费正是这些巨额管理费为基金管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失去这一块稳定的收益来源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监管当局也担心基金转型试点的冲击对基金业的稳定不利,从而动摇所谓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政策的基石。 “封闭式基金有期限,有准债券的性质,到期后,市场价格自然会回归,与其人为设计不如自然解决。”银河证券研究员杜书明认为,不论是基金公司的内部推动还是外部力量的作用,封转开含有大量的人为设计的痕迹,这必然涉及到一个信息以及信息为谁所用的问题。 在我国现在的市场情况下,一旦出现这种消息,往往还是大机构获利,普通投资者收益不会太大,可能造成市场的负面影响、引发内部交易,出现大机构侵害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引发市场的动荡。 针对市场上保险公司申请封转开的传闻,西南证券研究员孙菊的判断是保险公司可能有意设计这种封转开的题材,从而实现一定的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