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化工业 > 正文
 
朗盛和拜耳为何无法呆在同一屋檐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5:37 21世纪经济报道

  自杜邦卖掉化纤部门后,化工行业再掀波澜。

  2004年7月1日,朗盛公司正式成立。这个从德国拜耳分拆出来的化工企业,将代替拜耳成为化工行业的巨头之一,而拜耳这个在化工行业如雷贯耳的品牌从此退出一百多年来一直从事的,大部分化工产品的生产。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巨头的消失令人感叹,但拜耳上演的却是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故事。

  自1863年,德国商人拜耳在勒沃库森成立了拜耳颜料公司,拜耳就逐步成为了全球化工行业的领先者。随后的一百多年的发展中,拜耳的触角伸到了化工、医疗卫生、材料等多个领域。

  拜耳做“大”的秘诀是不断并购。

  在最近的20年里,拜耳至少进行了7次大规模收购行动。

  1989年,拜耳收购美国的库珀·泰西尼康公司,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诊断系统和临床化学试剂供货商之一;1990年,拜耳收购了加拿大诺法公司橡胶部,成为了世界橡胶领域内最大的原材料生产商;2000年,拜耳收购了美国Lyondell化学公司的多元醇业务,使拜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供应商。直到2001年10月,拜耳以72.5亿欧元收购了安万特作物科学集团,成为世界作物保护领域的领先者。

  当拜耳因为并购而越来越庞大时,利润却开始大幅下滑。“做大”的结果并没有能够“做强”。

  自从2001年开始,拜耳的化工产品销售情况不佳,公司盈利大幅下降,而拜耳的股价从2002年初的40欧元下跌到年底的20欧元左右。如此大幅的下跌,直接导致拜耳集团新任董事长沃纳·温宁的上任。他一上任的首要目标,就是拜耳的“瘦身”运动。

  拜耳董事会决定“壮士断臂”,把增长率相对较慢的化工产品独立出去,成立朗盛公司,进一步在证券市场上出售。

  拜耳随后把其他业务组成三家公司,即医疗卫生、创新材料、作物科学,集中精力进行发展。

  一度更有传闻,拜耳欲出售自己的医疗卫生业务,但最后拜耳明确自己将继续发展医疗卫生产业。据最新消息,拜耳又开始准备收购医疗卫生行业的企业,其中有罗氏制药的部分业务。

  分分合合之后,朗盛将是一个新的朗盛,拜耳也不再是以前的拜耳。

  在拜耳和朗盛一起参加2004中国国际橡塑展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拜耳创新材料集团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芮博先生(Mr. Juergen Raab)。

  本报记者 余 明

  上海报道

  脱离化工

  《21世纪》:7月1日,从拜耳分拆出来的朗盛公司成立,拜耳的重组是否已经到了一个阶段?

  芮博:众所周知,拜耳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重组以后,拜耳集团拥有医疗卫生、创新材料、作物科学三大主要业务。以前的聚合物业务的三分之一和大部分的化学业务都会组成一个新的公司——朗盛公司。朗盛公司将会被拆分出去。按照计划,到2005年,朗盛将独立上市。

  对于创新材料这一方面来说,由于三分之一的业务分拆到朗盛,我们本身内部也会进行一个重组,重新整合成五个事业单位,各自发展。

  《21世纪》:这次分拆是否表明,拜耳彻底脱离了化工业务?

  芮博:在过去两年中,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拜耳来说,我们准备聚焦自己领先的领域,其中包括增长比较迅速的领域和我们的技术在整个市场里比较领先的领域。我们想把自己的资金用在刀口上,用在比较核心的领域,例如我刚刚讲到的医疗卫生、创新材料和作物科学上面。

  《21世纪》:朗盛分拆出去以后,朗盛和拜耳是一个什么关系?今天我们看到朗盛和拜耳一起在搞活动。

  芮博:朗盛成立之后,将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拜耳不再参与朗盛的运营。而且通过上市这个方式,拜耳将把朗盛卖出去,拜耳不再参与朗盛的业务。

  《21世纪》:分拆到朗盛的业务是否是拜耳认为没有什么前途的业务?

  芮博:拜耳集团决心将自己的财力物力集中到自己具有优势的领域,例如创新材料等方面,这方面的需求增长是很快的。聚碳酸酯的市场增长率为8%,远远高于GDP的增长,我们是非常看好的。而朗盛公司的业务,都是一些成熟的项目,例如橡胶业务等等,这些业务的增长可能低于整个经济的增长。这些业务和创新材料的业务有些不同,处于产品的不同周期。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朗盛和拜耳是两个不同的业务模式,所以我们没法放在同一屋檐下。

  刚才我们从市场增长和市场潜力上来分析了朗盛和拜耳。如果从经营模式上来分析,拜耳创新材料将更多地关注增长潜力,关注新客户开发。而对于朗盛,因为很多产品是成熟的产品,他们更关注性价比,关注供应链管理。这两者的经营模式是不一样的。

  朗盛独立

  《21世纪》:将朗盛分离出去,亚太和全球是同步的吗?相关的研发机构是否一起分拆?

  芮博:讲到朗盛的重组,是从全球开始进行重组的,中国或者亚太区域也是和全球一样进行的。朗盛也有不同的事业部,事业部确定以后,一些生产工厂就由这些独立的事业部来运作。

  虽然朗盛经营的是成熟产品,但是也需要研发,只要研发成本可以收回的话,朗盛还是需要进行一些研发项目的。拜耳和朗盛也会进行一些联合研发。

  《21世纪》:宣布朗盛分拆以后,拜耳的股价立刻上升了7%。有传言说拜耳要分拆医疗卫生业务,现在拜耳是如何打算的?

  芮博:世界每天都在变,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朗盛的分拆是在拜耳发展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三年之前大家都没有想到会分拆一块出去。对于拜耳公司来说,分拆关键看是否对公司有利,另外还要看市场的变化来作出判断。现在还没有要将现有的医疗卫生、作物科学和创新材料做进一步拆分。

  《21世纪》:朗盛独立以后,朗盛是否会涉及拜耳现有的业务,或者拜耳以后会不会重新进入朗盛现在的业务?

  芮博:应该说,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们是根据现在市场的情况,决定分拆朗盛,但是以后我们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改变我们的策略。

  《21世纪》:拜耳研究出来的产品,是否会交给朗盛来经营?

  芮博:我常说一句话,就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现在正在做的聚氨酯、聚碳酸酯和涂料来说,我们认为这些领域的增长可能会持续到2030年或者2040年。这是我们可能看到的周期,我们一体化的项目运营周期一般是20年,我们现在可以预计到的也就那么远。以后如果发生什么变化,到时候才能进行调整。

  毫无疑问,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从特种化的产品到商品化的产品,我们也会改变自己的推广方式。

  谋略中国

  《21世纪》:拜耳在亚洲地区的投资情况是如何分布的?

  芮博:拜耳创新集团的40%投向亚洲,大部分在中国。但是也在看别的地方,例如印度也是一个我们在考虑的投资地点。

  因为目前上海漕泾项目是比较大的项目,公司的大部分精力都在这个项目上。但是我们也在看别的投资机会。例如我们泰国也有一个聚碳酸酯的项目。

  《21世纪》:今年5月,上海化工区与德国拜耳公司签订了《关于拜耳公司上海化学工业区一体化聚合物基地设备采购谅解备忘录》,该基地的总体进口设备采购额将高达3亿欧元,据悉,拜耳公司正在化工区内建设一个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的一体化基地。这个项目现在进行得如何了?

  芮博:随着我们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投产,我们的投资会逐步增加,我们现在的计划已经安排到了2008年、2009年。至于2009年以后,是否要增加产能,如何来发展,现在还没有定论。这还有待市场的发展,看中期的走势。

  《21世纪》:作为竞争对手的巴斯夫(BASF),在上海漕泾也有相同的MDI、TDI项目。而且BASF的项目投产比拜耳要早,规模更大,拜耳是否已经做好了同BASF竞争的准备?

  芮博:谈到产量的问题,我们并不是看到BASF而来制定我们的策略,我们的策略是对中国市场进行调查以后制定的。目前,在我们看来,市场需求将非常强大,主要是在TDI和MDI方面。汽车行业、家电行业,还有隔热行业等几个行业对于这些产品的需求非常强。特别是中国政府对于节能方面要求得更加严厉,我们觉得我们的产品市场前景更为可观。我们认为现在没有供大于求的担忧。

  说到BASF的投产日期早于我们,其实我们觉得这样可以错开我们两家公司的投产时间,在市场上不会出现突然增加过大的产能,这么来看,这也不是件坏事。

  《21世纪》:拜耳在浦东投资的研发中心是拜耳全球研发中心的一部分吗?

  芮博:我们在浦东有一个非常好的研发中心,有非常好的装备,可以对于一些材料进行研究。此外,我们也可以和客户一起来研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在中国,我们发现,我们的客户要求越来越苛刻,我们要从基础材料的产品和服务转向具有高科技水准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这也是我们在浦东追加几百万美元投资的原因。

  我们在全球三大地区设有自己的研究中心,包括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每个地区的研发中心都是根据当地市场的具体需要来研究和开发的,亚洲的研究中心主要是根据亚洲客户的要求来进行研发活动的。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