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袭击绍兴纺织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5:1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米 飙 绍兴、上海报道 仍然沉浸在躲过欧盟“特保”劫难喜悦中的绍兴纺织业,再一次陷入了反倾销的暴风眼之中。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日前证实,欧盟委员会已于6月17日正式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第35类纺织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这是继年初的特保之后,今年欧盟对中国化纤布(第35类纺织品主要指化纤布)的第二次发难了。”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人士表示。 据商务部统计,此次涉案金额“达5.8亿美元,是我国加入WTO以来,纺织品面临的反倾销中涉案金额最大的一次。”绍兴、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成为重灾区,而绍兴更是重灾区之重。 “在全国829家涉案企业中,绍兴有287家,占34.6%。其中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全国有100家,绍兴50家,占50%。绍兴荣浩纺织去年对欧盟出口额为2861万美元,位居全国首位,也成了涉案企业出口额最大的一家。这次也是绍兴迄今为止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反倾销案。”绍兴市外经贸局官员介绍。 绍兴:漩涡中心 7月8日上午10点半,承接了新天龙等四家绍兴纺织企业应对反倾销代理的北京小耘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毅和其他几位律师一道被召集到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想统一损害抗辩,将各律所的损害抗辩方案整合一下。”张毅说,“此次原告控诉的税率大概是30%到100%之间,最后根据中国企业不同的情况还会有变动。” 尽管消息近日才传出,但在绍兴,其实一切早已开始。 6月1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和浙江省外经贸厅就在绍兴联合举办了“欧盟35类纺织品反倾销预警会议”,要求企业对有可能来临的反倾销做好准备。 在欧盟正式宣布提出反倾销诉讼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8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商务部、浙江省外经贸厅便携同14家律师事务所的代表再次赶赴绍兴,介绍立案情况,商讨应对的措施,并向企业推荐律师。 会议屡屡在绍兴召开正是因为欧盟一直是绍兴极为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市场。2003年,绍兴的第35类纺织品对欧盟出口额为2.35亿美元,占到浙江省出口的67%,全国的47%。“欧盟的这次立案对我们影响非常大,如果不进行应诉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将非常大。”绍兴市外经贸局官员指出。 一方面,欧盟是绍兴企业出口近年的增长亮点,在绍兴,第35类纺织品出口中欧盟排在前三位。“对不少企业来说,与其说是不让欧盟关门,不如说是为了保持一个让欧盟大门开得更大的可能性。”绍兴县外经贸局官员如是说。 而另一方面,绍兴纺织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地区,如果欧盟的大门关闭,绍兴企业将不得不转向别的国家,从而导致国内纺织行业企业间内部竞争,行业整体效益下滑。 “我们已经聘请了多位律师准备应诉,欧盟的出口占(我们生产)比重比较大,虽然可以通过在境外建立企业绕过壁垒,但是终究不如从国内直接出口好。如果应诉失败的话,我们有可能转产其他产品,但更容易的做法是开拓新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说。 应诉:硬币的两面 绍兴在历史上以盛产师爷闻名。曾在历史上实际操控着刑名的绍兴师爷们,大概没想到自己的子孙会有那么一天被大批拉上被告席。 “这次应诉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小型企业比较多,很多企业不愿意支付高昂的诉讼费用。我们希望有足够多的企业参加进来,因为数目过少将不足以代表整个行业的状况,在诉讼中会有一定的麻烦。”绍兴县外经贸局官员说。 据这位官员介绍,这两天刚刚确定的集体应诉企业中,绍兴只有27家。尽管和全国52家集体应诉企业的数字相比,绍兴已经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这与全市287家涉案企业的数字相比并不算太多。 而另一方面,此次参与反倾销应诉的企业间也缺乏合作。 “绍兴企业由于文化上的特点,一直喜欢单打独斗,互相之间不大服气。同时也没有像温州打火机行业能在反倾销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大企业。”绍兴县外经贸局官员说。为此,绍兴市外经贸局徐建校副局长曾苦口婆心地劝告企业,反倾销是一场行业战斗,而不是单个企业的事,企业应当以大局为重,抱团作战。 然而,原本该在此时发挥作用的绍兴纺织行业协会,却又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转变自己“二政府”的实质,绍兴纺织行业协会早已经撤销,而新的纯民间的行业协会却还没有建立。“在6月18号的会议之后,绍兴的纺织企业再也没有大规模坐在一起讨论反倾销的事情。”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语气多少有些感慨。 “不过这也有好处,这些企业规模不大,也都是私营或者合资企业,这在争取市场地位上比较有利。如果是集体或者国有企业,就几乎是不可能了。”张毅说。 按照欧盟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在反倾销调查中根本没有资格将自己的产品成本和国内销售价格作为产品的正常价值,欧盟对此无须调查便可以指定一个“市场经济”的第三国的相同产品作为价格比较基础。在过去的反倾销案例中,这种方法使中国企业深受其害,中国政府一直反对这种做法。纺织企业如能在应诉争取到“市场经济”地位,将带来整个局面的转变。 据张毅介绍,本来欧盟是要以墨西哥作为中国的成本参照国,但是如果问卷回答得完整、准确并符合欧盟规定,则有可能以中国的成本作为参照。这意味着欧盟有可能承认中国纺织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也即是说,欧盟的大门对中国纺织企业开得更大了。 “但如果中国纺织企业回答不好则可能认定为不配合调查,不给予市场经济和差别税率待遇。这种做法带有歧视性,说明欧盟并不想给中国企业太多的时间准备。”张毅律师表示。 欧盟的此次发难也的确又快又狠,起始的时间安排异常紧凑。按照欧盟规定,中国企业要在立案15天之内提交市场经济、分别裁决和抽样调查三份问卷调查。但是除去企业的反应时间,以及聘请律师、翻译、邮寄问卷的时间,最后企业用在回答上的时间只有四五天。 尽管如此,张毅仍然对应诉结果保持乐观,“我认为,这次反倾销的结果可以参照家具反倾销的结果,不会有非常大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