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危”传言不确 48家涉棉企业上书有隐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3:51 《财经时报》 | |||||||||
现在亏损严重或破产的涉棉企业大部分在去年棉价飙升中获利后,在每吨18000元时重新建仓,价格大跌导致利润严重缩水甚至破产 本报记者 李文科 关于国家发改委可能出台具体信贷和收储政策以应对“棉花危机”的传言,半个月
6月18日,几十家涉棉企业在郑州举行棉麻企业联谊会,共商如何应对棉花价格下跌之策。会议形成一封由48家涉棉企业联名给中国棉花协会和中国棉纺织协会的信,主题是“关于尽快稳定棉花市场的建议”。 这封信称,棉花价格暴涨暴跌,导致大部分棉纺企业、棉花企业亏损,尤其是棉价大跌使大量棉花企业处于破产边缘,棉纺企业限产、停产,下岗、待业人数增加,且有加剧之势;行业内自身无法解决当前困境,请求协会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尽快稳定棉花市场。 信中并提出两大建议:希望国家尽快建立30万~50万吨周转储备棉计划;请国家对棉纺企业所需流动资金保持适当的供应。 调控政策未现 《财经时报》采访中国棉花协会人士时获知,协会收到信后“非常重视”,并立即与国家发改委等协调沟通,将协会掌握的市场和企业的实际状况做了汇报。 6月2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经贸司会同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农业部种植业司、供销总社棉麻局、农发行信贷二部、中国棉花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进行探讨。 此后,有媒体报道称,发改委可能出台某些具体的信贷和收储政策,以应对“棉花危机”。但迄今有关调控棉花市场的政策均未出现。一位长期从事棉花交易的周先生向本报表示,他对国家决定在2004年度收储消息是否确实表示怀疑。 记者此后与中国棉花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储棉管理总公司、中国纺织集团以及农发行等相关单位联系,未得到对这一消息的肯定性答案。 中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棉花分析师周林告诉记者,收储是调控手段的一种,主要目的是稳定棉价。由于关系国计民生,实属重大政策性的问题,因此绝非某家政府部门可以决定和左右的事情。 据分析,新棉即将上市,如果收储陈棉,质量无法保障,等级会下降得非常厉害。 在6月29日举行的“2004年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表示,棉花价格有涨有跌正常,但暴涨暴跌不正常,造成国内市场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无序竞争。 据48家企业提交给中国棉花协会的信中显示,棉花价格由2003年9月初的13500元/吨,到11月升至19000元/吨,2004年6月中旬跌到14200元/吨,涨跌幅度累计72%。2003到2004棉花年度,国内棉花价格暴涨暴跌的形势,历史罕见。 “棉花危机”由来 这些企业将棉价暴跌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今年3月国家增发100万吨进口配额。他们认为,之前棉花企业已按下跌前的市场行情价完成收购,结果使大部分棉花企业濒临破产,国家贷款流失;尤其是农业县棉花企业的破产,造成大量职工下岗,严重影响新年度棉花收购,进而影响棉农利益。 《财经时报》还听到另外一种声音:从去年到今年,棉价暴涨暴跌的确有些不正常,但绝不能将今年暴跌和去年暴涨分开看,二者本质上是一个连续过程。 还有人向记者提出疑问,这48家棉麻企业的意见,能否代表国内绝大部分涉棉企业的态度? 据一位参加了郑州会议的人士透露,即使当天参加会议的涉棉企业,对联名上书一事也反应不一。“因为面子关系,最终大家都签了字”。 他还告诉记者,参加会议的几十家企业基本是河南的涉棉企业,以小规模企业为主。其中亏损比较严重的有两家,他们的库存都达到2万吨。 “现在棉花价格下跌属于理性回归,棉价走势还是很遵循规律,且棉价跌势还将继续下去。”河南中期公司总经理陈健飞指出,直到现在,国内棉价比国外棉价每吨还要高出1000~2000元,这才不正常。 按照惯例,七八月用棉企业的库存不会太高,新棉即将上市,现在正值新旧棉衔接前期,价格波动属于正常。且今年棉价波动有其特殊性:去年棉价上涨过快、幅度过大,年后价格理性回落的幅度当然也会相应增大。“现在最关键的是看新棉价格,它将决定今后棉价的走势。”他说。 业界普遍认同周声涛的观点,认为去年棉价飙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流通商的投机和炒作。因此,去年棉价飙升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很大部分是由棉业流通领域内部获得,并没有到达种植棉花的农民手中。 “现在亏损严重或破产的涉棉企业,大部分是当时进行囤积的流通企业。他们在去年棉价飙升中获利后,又在棉花价格每吨达18000元时开始囤积,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利润严重缩水,甚至破产”。 流通体改不彻底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3月国家增发10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固然是今年棉价暴跌的原因之一,但更客观地看,配额只是导火索。 陈健飞告诉记者,去年棉价一路高涨,除供求方面的关系,很重要的原因是棉花中间商的投机和炒作。中国棉花流通体制从1998年开始改革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棉花流通领域内的一些旧体制仍在起作用,且在短期内很难消除。 目前市场上有3万多家涉棉企业,其中很多棉花流通商脱胎于原来的供销社。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对棉花总体形势的判断上也有趋同性。在外部条件成熟时,这些涉棉企业手握农发行贷款,常常一哄而上抢购,造成价格暴涨,进而囤积居奇,获取暴利;在行业悲观时,迫于贷款的压力又不惜割肉抛出。“他们已习惯于操纵市场”。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因此提出:“行业要自律,企业要自重。”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孙淮滨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要在加快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方面多做工作。 在这些行业内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棉花调控政策的运用时机和力度,包括农发行信贷政策;国家储备计划;国储棉拍卖、采购、棉花收购加工政策;棉花进出口政策;国家质检制度改革等。 |